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提法,此前鲜有传出。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68862
3月17日,广州市发改委的发布3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告显示,采购项目包括“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研究”。
根据公告,采购需求情况为:1、开展广州市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现状研究和国际国内高水平开放形势分析,提出广州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政策建议,形成研究报告;2、编制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方案,明确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机制、进度安排等方面内容;3、指导、协助广州开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4、对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给与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协助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及项目。
解读: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广州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的提法,此前鲜有传出。
不过,广州市发改委同天公布的《广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分提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并在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全国层面来看,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更进一步明确,“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章进行了部署,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开放经济大省。早在2017年4月,国家层面就要求广东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2018年5月,国务院批复广东自贸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提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此前,广东也明确提出,要“争当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先行地、示范区”。
广州此次提出建设“示范区”,无疑大有抢跑的意思。广州未来将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在关于上述《意见》的官方解读中,也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广州将在规则对接、要素流动、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全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形成可复制经验借鉴,积极创建全国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国企业、机构走出去、引进来提供综合服务。
国家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3月18日,国新办举行关于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防控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不断地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将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的同时,防止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出现走样变形、“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江苏约谈空气质量严重下滑设区市和国控站点负责人
央视网消息,3月17日,江苏通报全省当前环境空气质量,并以视频方式约谈空气质量严重下滑设区市和国控站点负责人。
截至3月15日,全省PM2.5浓度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2021年上升10.1%;优良天数比率为78.0%,同比2021年下降9.1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不佳的原因,虽与气候偏暖、降雨不足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地方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重视不够、思想松懈、工作不实。
继北上广之后,郑州拿下一全国重要口岸
《河南日报》消息,近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郑州建设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已获国家批复,是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个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这意味着从境外“飞”入郑州的国际邮件在郑州进行开拆验关后,直接分拨转运至对应省份,无须再“绕道”北上广。
西南交大撤销深圳、青岛等研究生院
西南交通大学官网消息,日前,西南交大党委召开第191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批准了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提交的撤销深圳研究生院、青岛研究生院和唐山研究生院机构有关事宜。会议强调,撤销异地研究生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异地研究生培养的意见》文件精神作出的整改举措。这也意味着,西南交大成为第一家正式宣布撤销异地研究生院的“双一流”高校。
昆明将打造区域性国际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昆明日报》消息,云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围绕全省“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提出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建设滇中城市群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等产业规划布局。
其中,围绕把昆明建成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将推动昆明向服务现代化、城市品质化方向发展,打造引领全省、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
《工人日报》3月18日消息,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
报道中,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安全科科长崔勇介绍,2018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在此背景下,考虑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超龄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都与风险要素相关,再加之施工现场居住条件差、重体力要求的高盐高油饮食等对老年人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在2019年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
崔勇同时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也希望施工方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人口吸引力十强城市:广东占4席,深圳蝉联榜首
3月17日,百度地图发布《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2021年度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TOP300榜单中,深圳、广州和北京位列前三;其中,深圳年度人口吸引力指数蝉联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位城市中,南方城市占九席,且有四个城市属于广东。
图表来源:《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随着过去一年国内游升温,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也迎来诸多外地游客。数据显示,2021年节假日期间,迎接最多外地游客的前十名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杭州、上海、成都、西安、苏州、南京、深圳、长沙。
图表来源:《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国人平均每天睡7.06小时,比十年前减少1.5小时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联合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报告指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相比十年前时间缩短近1.5小时。
据报告课题组介绍,研究所用数据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1年11月开展的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线上调查。调查样本为18-71岁成年人,最终获得有效样本6037个。
结果显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超过8个小时的被调查者比例仅为7.97%。比较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民众睡眠情况,如今入睡时间平均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平均晚了37分钟,意味着睡眠时长缩短近1.5小时。
报告还指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长挤占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年龄越小的被调查者,看手机、上网拖延睡眠的比例越高。
天津市副市长王卫东赴青海履新
《青海日报》18日消息:3月17日,在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省政府即召开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分析全省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形势,安排部署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消息提到,青海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该消息显示,天津市政府副市长王卫东已赴青海任职。根据公开简历,王卫东出生于1970年10月,陕西商洛人,此前长期在天津工作。2020年6月,王卫东任天津市副市长、党组成员,直至此次跨省履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