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月底,私募基金规模已经突破了20万亿元大关,跨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比去年创投基金的快速增长,今年开年增长势头最猛的是私募证券类基金。
◎从基金注册地上来看,海南保持了“一骑绝尘”的领先优势。1~2月一共有40家私募基金选择注册在海南,占新备案私募总量的22.47%,与去年底基本持平。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去年底就开启的一轮“奔私”大潮,今年初还在持续上演中。更令人瞩目的是,除了资管行业的老将,实业的大佬也在持续积极投身私募行业。
2月21日,一家名为“上海玄鹿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私募基金在中基协完成备案。大家发现,其实控人、董事总经理万定山是一名具有十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资管老兵。他2004年加入博时基金,后担任特定资产管理部、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投委会成员,是管理社保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2015年,万定山离开博时,加入观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投委会主席和首席投资官。去年他离开观富,并在今年初“自立门户”创立了玄鹿私募,开启新征程。
公募的量化投资总监也“奔私”了。2月11日,一家名为“台州明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基金成功完成备案,注册资本1200万元,其背后的人员颇有看点。实控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熊志勇,是一名具有十多年量化投研经验的投资老兵,曾担任鹏华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上投摩根量化投资部总监、华泰资管量化投资负责人和公募权益投委会主席等职务。副总经理赵延鸿也是一名有着多年券商、公募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士,并且是熊志勇在华泰资管量化投资部的同事。
两位在量化投资方面都非常专业的资管老将,在一起合作“创业”,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还有一家新备案的机构也引起了每经记者的注意,那就是南京大钲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备案信息显示,南京大钲私募成立于2021年7月、备案于今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发起方是北京大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大钲私募的实控人是大钲资本董事长、CEO黎辉,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林小钦此前是北京大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投资部执行董事,备案信息显示,他在IDG资本和高榕资本都曾有过任职经历。
近来,大钲资本对瑞幸咖啡部分股权的收购引发热议。1月27日,大钲资本宣布其牵头的买方团完成了对瑞幸咖啡3.84亿股A类普通股的购买,交易完成后将持有瑞幸超30%的股权,投票权超过50%,成为控股股东。
除了这些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年初还有实业大佬也开始涉足私募基金的投资。
2月11日,宁波东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注册资本1000万元。但真正引起市场关注的,是他背后的实控人——浙江企业家戎巨川。
公开资料显示,戎巨川是浙江慈溪人,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博洋的前身永丰布厂;1986年,时年25岁的戎巨川成为新一任厂长,开始博洋的第一次创业;1994年,戎巨川引进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吴惠君,开创了唐狮服饰新局面;他和吴惠君同时创立了博洋家纺和博洋服饰的品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实业大佬。目前,戎巨川担任宁波博洋控股集团、宁波海纳集团的法定代表人。
事实上,去年以来已经有多位实业企业家进军私募投资业,例如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等,这种“跨界”俨然已经成为一项趋势。
1月11日,中基协公布了第四十二批、70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的名单。协会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20日,中基协已公告上海晏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391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
在此后的两个月内,中基协又分三批注销了多家私募的基金管理人登记。
首先是在1月28日,由于广东海外友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中基协注销了该10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2月25日,深圳市诺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管理人不能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中基协注销了这3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将上述情形录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2月28日,上海晏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达到公示期满三个月且未主动联系协会并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注销条件,中基协将注销该10家机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将上述情形录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已注销机构不再具有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不得再以私募基金名义展业。
事实上,中基协公示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今年2月14日,已有近2000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行为被中基协注销,其中不乏春晓资本、创势翔等昔日的明星创投和冠军私募。从注销的年度数据来看,2018年~2021年被协会注销的私募数量分别为90家、516家、608家和593家,违规私募的出清不断加速。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监管的一系列动作明显提升了行业出清的效率及节奏,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也有助于促进私募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免责声明:每经路演·场景汇旨在为创业者与投资人搭建互动交流、精准对接平台,我们将定期深度报道优秀创业公司和创业项目,所选用的素材均来自于公开资料和采访,请各位投资人谨慎判断、预防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0241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