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24小时 | 重庆,坐稳全国消费“第三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2-09 23:38

    作为西部和内陆第一个试点城市,重庆的“消费力”不容小觑。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我国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重庆以13967.7亿元的成绩,位居全国消费“第三城”,与北京的差距仅900亿元,增速比全国平均高6个百分点,同样位列全国第三。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43825

    2月8日,重庆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若干政策》,支持商业载体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引进商业品牌首店、特色品牌发展等,推动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9日,重庆市商务委联合市文化旅游委等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解读,据了解,重庆此次出台《若干政策》,共细化制定了23条具体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广泛收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9省市好的做法,充分研究借鉴,力求相关政策可操作、可落实。

    按照《若干政策》相关内容,重庆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各区县培育创建试点示范区县,各重点商圈、步行街、夜市街区等商业载体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对获评国际消费中心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国家级、市级示范商圈、步行街、夜市街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激励各类消费载体提质升级,促进城市提升和更新。

    此外,重庆还将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新型消费项目建设;支持新消费载体建设用地保障,对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执行差异化供给价格;支持引进高层次商务文旅人才,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机构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优惠利率,推进跨境移动支付,加快内外贸流通。

    解读:去年7月,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五地,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当地学者指出,经济增长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涉及消费和进出口,这对重庆的经济动力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西部和内陆第一个试点城市,重庆的“消费力”不容小觑。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我国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重庆以13967.7亿元的成绩,位居全国消费“第三城”,与北京的差距仅900亿元,增速比全国平均高6个百分点,同样位列全国第三。

    这不是重庆第一年跻身三甲。早在2020年,重庆就以11787.2亿元的社消零总额大幅领先广深,与上海、北京一起迈过万亿元消费大关,成为当年仅有的三个社消零总额超万亿城市。其1.3%的社消增速,更是在当年拿下十大消费城市首位。

    需要指出的是,重庆之所以能成为消费第三城,人口规模仍是关键因素。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市,“七普”数据显示,重庆常住人口高达3205.4万,且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周边人口往主城区大幅集聚,带来了非常大的购买力。但以人均消费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2021年人均消费支出仅2.46万元,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数据,但与广深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仍有不小差距。

    #动向

    北京发布优化生育政策方案到2025年生育水平适当提高

    据“北京发布”官方微信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落实措施逐步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4.5个托位、其中普惠托位不低于60%的标准,配置完善托育服务设施。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

    上海构建四级商业空间体系打造全球消费展示窗

    据解放日报2月9日消息,《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在上海市商务委官网公示。规划提出,将上海打造成全球消费展示窗、消费市场制高点、消费潮流风向标和消费体验示范地。规划对应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体系和公共中心体系,匹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将在全市构建“4+X+2”的商业空间体系,包括由“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构成的4级商业中心体系。

    深圳:到2025年深圳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

    2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7%。其中,服务创新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200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30家左右。

    湖北主力上市后备企业扩容至300家以上

    据湖北日报消息,安徽已在全省开启新一轮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征选,旨在为“十四五”期间上市倍增打下良好的资源储备基础。早在2020年,安徽省曾发布最近一批“金种子”企业名单,数量为153家(含“科创板种子”)。在此次征选后,湖北“金种子”企业名单将扩容至300家以上。其中,上一批“金种子”中68家符合标准的企业仍保留在名单内。

    #声音

    民政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为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是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在2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表示,《规划》在聚焦群众期待方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

    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方面,紧扣就业优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城市、农村不同需求,大力提升城市社区就业承载力,着力补齐农村地区社区服务短板,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

    在服务内容上,强化为民服务的功能,重点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文体活动有服务等。强化便民服务功能,推进水、电、气等社区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和各类商业服务事项进社区,鼓励市场、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养老等服务业态,鼓励发展社区物业、维修、家政、餐饮、零售、美容美发等生活性服务业在社区发展。

    #数读

    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44.5%的海归优先职位集中在一线城市

    据微信号“智联研究院”9日消息,智联招聘发布《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三年走高,2021年达13719元/月;文体教育行业海归优先职位占比最高,IT互联网、商业服务、金融业对海归需求量也较大。

    报告提到,2021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总人数及应届留学生人数均与2020年基本持平,前者同比下降0.5%,后者增长0.5%。可见海归回国发展意愿增强已是趋势,并未随着疫情稳定而下降。

    报告称,近几年国内海归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回国求职海归人数增多、海归优先职位减少,一增一减使得海归在国内的求职压力加大。观察海归优先职位的地域分布,44.5%集中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占34.4%,两者占近八成。同比变化看,仅一线城市海归优先职位同比增长7.6%,其余地区均同比下降。

    企业类型分布方面,报告显示,民企是海归招聘主体,海归优先职位数占总体58.3%。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分别占9.1%、8.4%,合资企业、国企、外企分别占6.7%、4.8%、4.1%。

    #放榜

    去年末江苏常住人口8505.4万人 城镇化率南京最高,连云港最低

    据江苏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21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总量为8505.4万人,较2020年末增加28.1万人,增长率为0.33%,低于2010-2020年年平均0.75%的增长水平,总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288.8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16.5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94%,与2020年末相比上升0.5个百分点。

    13个设区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是南京市(86.9%);最低的是连云港市(62.38%)。城镇化率超过80%的,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在70%至80%之间的,分别是镇江市、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82.57%、70.54%、64.79%,与2020年末相比,分别提高0.24个、0.58个、0.69个百分点,区域城镇化水平在稳步提升的同时,差异逐渐缩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上海春节楼市新房回暖 专家:2月市场会复苏但不会火热

    下一篇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抵达俄罗斯 将与俄外长举行会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