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市金融监管局:“蓉易贷”普惠金融工程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20 19:02

    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获得信贷”领域难点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中小微企业自身缺乏有效抵押物,同时发展不确定和规模不经济提高了融资成本;二是银行机构考虑自身不良率控制、监管指标考核、内部激励不足等因素,不敢贷不愿贷,未能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信息不对称造成融资渠道不畅,中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内控机制不健全,同时银行缺乏了解企业信息的有效手段;四是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类和中长期类贷款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其占比较低。对此,成都市着力打造政策性信贷产品标杆——“蓉易贷”普惠金融工程,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可得性、普惠性。

    图片来源:成都市金融监管局提供

    案例经验

    “蓉易贷”普惠金融体系内容如下。

    (一)“1+1+N”总体框架。建立1个1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长期动态补足,银行存放资金与业绩挂钩,充分发挥资金存放激励效应;建设1个线上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业务线上备案、白名单动态管理评价、风险管理控制、数据分析可视化等功能;布局N个区(市)县融资服务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业务咨询、融资对接的全流程融资服务。

    (二)支持政策:采用442银政担模式和73银政进行风险分担,其中442模式下,融资担保公司、资金池、银行按照4:4:2比例分担风险,73模式下,银行、资金池按照7:3比例分担风险。支持对象: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10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权利质押贷款,重点支持500万元以下的首贷和信用贷。费率要求:银行贷款利率不超过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贷款担保年化费率不超过1%。

    (三)主要特色。一是支持对象范围广泛、支持贷款类型多样,不以特定主体、特定行业为覆盖范围,将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二是采取贷后备案制度,融资服务机构自主进行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批量纳入市场化贷款,贷款流程简便、获贷预期明确、风险容忍度更高。三是合作机构全面纳入,机构类型涵盖银行、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融资服务有效互补。四是白名单企业库实时更新,助推企业信息高效传导,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状况,缓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五是融资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开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业务咨询、融资对接的全流程融资服务。

    图片来源:成都市金融监管局提供

    主要成效

    (一)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10月末,“蓉易贷”普惠信贷规模达到271.5亿元,为2.48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4.48万笔,仅2021年1-10月,“蓉易贷”信贷规模已达235.9亿元,目前资金池资金杠杆放大21.4倍,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低息贷款惠民利企

    实施以来,蓉易贷”通过资金池资金逐月调配、银行绩效评价、贷款利率限制等多种方式,引导银行机构降费让利,切实支持成都中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普惠贷款。目前,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19%,低于成都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50BP。。

    (三)白名单库规模庞大

    白名单入库企业数量达到9897家,覆盖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清洁能源、运输物流、零售流通、旅游会展、养老等近50个细分行业,获贷白名单企业1474户,获贷率近15%,合计贷款金额超过29亿元。

    首贷企业突破增长在重点支持首贷政策背景下,各合作机构积极下沉信贷市场,各区(市)县紧贴初创型、成长型等小微企业需求,目前累计首贷户超过6000户,首贷率达到24.6%。

    总结:“蓉易贷”构建以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债权融资补贴为基石、以融资服务机构市场化风控能力为依托的政策性普惠金融工程,其体系精巧、制度完备、门户开放、运行灵活,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具有开创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都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创新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 将人才评审权赋予用人主体

    下一篇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天府蓉易办”—打造成都市线上政务服务品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