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岳琦 杨煜 每经编辑 杨夏
■相关公司:艾可萨科技
■行业属性:芯片设计、存储系统
■估值/融资轮次:2021年上半年完成数千万元的pre A轮融资,目前正在进行Pre A+轮
■核心竞争力:大容量星载存储系统,宇航级存储控制器芯片
■未来关键词:太空数据中心
海外商业航天巨头刚刚完成太空载人旅行,国内企业也早早盯上太空生意。
把数据中心建到太空去,这是西安艾可萨科技有限公司(EXA Tech)(以下简称艾可萨科技)的雄心,但至少10亿元人民币的造价也令人咋舌。
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对话未来科技”栏目记者独家专访时,艾可萨科技联合创始人王玮表示,卫星目前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智能化,智能化发展极致的应用场景就是太空数据中心。在他看来,由于中国地面站布局不够密集,随着空间信息数据量的增长,5年内遥感卫星运营商必然出现数据在轨存储需求。艾可萨科技在等待的便是这一时机。
从IT行业踏入航天产业,王玮更看重商业航天背后的商业逻辑。与IT行业早早实现标准化不同,卫星的标准化刚刚起步。他认为,卫星需要先实现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卫星应用市场才能得到解放。
这是一个仍待验证的市场,资本定义下的商业航天风口还未到来。王玮坦言,“一个封闭的市场刚刚打开”,商业航天无疑是有机会的,但难在判断现在是否是资本进场的好时间。资本市场目前对商业航天更多的是赛道的布局,因为商业航天很可能会像新能源赛道一样,等大家看到市场开始发展的时候再进场已经晚了。在他看来,真正能整合资源并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人不算多,掌握航天技术工程经验的人与拥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人还没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艾可萨科技宣传图 图片来源:艾可萨科技官方微信公众
谈愿景:5年内必然会出现太空数据中心需求
艾可萨科技的商业航天故事有些特别。与大部分创业者主动叩响民营商业航天的大门不同,艾可萨科技的创始团队是被商业航天企业和资本先找上了门。实际上,艾可萨科技的初创团队是完全的航天“门外汉”,两名核心技术人员都出身于国内存储芯片龙头企业兆易创新(603986,SH)。
艾可萨科技Bifort宇航级存储控制器芯片 图片来源:受访方提供
商业航天背景下,卫星制造商对存储容量和速度的需求大幅提升,为艾可萨科技初创团队带来进入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机会。2015年,长光卫星找到艾可萨科技初创团队,为其“吉林1号”卫星提供大容量星载存储系统解决方案。艾可萨科技的商业航天路由此开始,至今已有6颗星8套星载存储系统产品在轨使用。
艾可萨科技星载固存系统 图片来源:受访方提供
不过,作为卫星设备配套厂商,行业发展的天花板是可以预见的。在“存储+航天”的道路上探索多年后,艾可萨科技提出了更为宏大的愿景——转为太空数据服务运营商,同时在十年内全力构建围绕遥感应用的太空数据中心。
目前,地面站承担着接收、处理和分发遥感卫星数据的职能,遥感卫星只有在进入地面站跟踪范围内才能传输数据。由于中国地面站布局受限、数量不足,因此卫星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据王玮介绍,美国遥感卫星采集到数据后能在15分钟内接通地面站,传输完数据后马上就能执行下一项任务;而中国遥感卫星需要等绕到中国地面站上空时才能传输数据,数据从采集到产生价值最久需要两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商业航天正在加速卫星工业化和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未来十年,地球近地轨道资源将被占满。随着低轨卫星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量也将越来越大。然而整体算下来,现在留给卫星进行数据传播的时间窗口只有1200秒,卫星往往需要先将数据压缩才能在有限时间内传完全部数据。
艾可萨科技注意到,遥感市场已经出现数据传输链路的痛点。王玮直言,5年之内卫星数据将完全没有机会能全部传回地面,必然会有一部分数据留在天上。“到时候不建太空数据中心都不行,因为也不能把数据扔掉,不然卫星产生这些数据的意义就不存在。”王玮说。
此外,要想提高系统效率,数据原则上就要靠近计算端和应用端。王玮认为,如果数据采集于太空,完全可以在太空中完成应用,无需再传回地面。
在艾可萨科技的构想中,其太空数据中心将是以存算一体的智能硬件为主载荷(IPL),并以数据中继星的轨道模式为主的分布式数据中心,为中低轨道的遥感卫星同时提供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的服务。
与地面上的数据中心相比,位于太空的数据中心拥有更低的运维成本和更强的安全性。在遥感数据领域,太空数据中心相较于地面站能让企业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但太空数据中心也面临着造价高昂的尴尬现实。
据王玮估计,一个太空数据中心从研发到发射将耗费至少10亿元人民币,对应的企业估值应在百亿以上。王玮表示,要想从投资者那里拿到足够的融资,就需要让投资者看到盈利的可能性。
太空数据中心的市场机会和技术路径已经摆好,艾可萨科技正在等待下游市场需求的爆发。
谈成长: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在应用解放前
近年来在政策机遇下,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数量预计将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以“碳中和”目标为例,降碳减排的一大痛点在于计算碳排放量,而遥感卫星在测算碳排放量上具备独特优势。遥感卫星通过对地球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反演出温室气体浓度。随着各行各业都出现“算碳”需求,遥感卫星应用将迈出一大步。
不过,遥感卫星在发展同时,也显现出中国航天在电子系统等底层技术积累上的不足。在出身IT行业的王玮看来,太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与地面上的IT行业有着共通之处。
他解释道,计算机先有大概的应用方向,再提出算法,为了支撑算法,需要软件和硬件。遥感卫星亦如此,先确定应用方向,接着明确承接该应用需要的算力和存储的硬件性能需求。不同的是,IT业早早便实现了标准化,基于标准开发的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出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而卫星产业的标准化刚刚起步。
“当应用还没解放的时候,需要先建设基础设施。”王玮表示。他认为,当卫星实现了硬件标准化和软件标准化,并具备足够的算力和存储能力时,太空信息基础设施才算建成,各行各业才会开始思考如何在卫星上开发应用。
商业航天的兴盛让卫星的标准化提上日程。近年来,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提出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在低成本快速部署的要求下,卫星的批量化生产线应运而生。
王玮指出,在商业世界建立标准的逻辑并不复杂——谁给上游供应商的生意最多,谁就能引领行业标准。一方面,卫星的量产会带动供应商的量产,供应商实现量产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其产品可靠性也得到检验。因此,新入场的卫星企业必然会选择跟随。
谈模式:找到商业化需求才是真正的商业航天
市场上存在一种对商业航天常见的误读,即认为商业航天就等于社会资本可以制造火箭和卫星。对此,王玮认为,能找到商业化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商业航天。
实际上,商业航天产业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卫星应用能带来多大价值。
不少卫星企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未来卫星的用途。例如长光卫星瞄准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核心变现方式是提供各类遥感影响和信息产品。银河航天要对标SpaceX的“星链”项目,发力卫星互联网。时空道宇则是吉利集团旗下的卫星制造商,卫星研制将服务于吉利集团的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应用场景。
“卫星运营商在真正定制卫星要干什么事。”王玮说道。在他看来,卫星制造与卫星运营一体化是现在最好的故事。这也在投资市场得到认证。目前,长光卫星已经完成Pre-IPO轮融资,估值约百亿元;银河航完成B1轮融资,估值近80亿元。二者都位于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估值前列。
只做卫星承接制造的企业需要等需求找上门。这类企业往往选择发展通用卫星平台,根据客户需求安装不同的载荷。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卫星平台在技术实现难度和产品化方面有优势,但在微小卫星平台上,载荷的性能会受到严重约束。同样的性能要求下,专用型卫星通过围绕载荷进行星载一体化设计,可以在更小的重量级下满足要求。
不过,从卫星制造到数据运营的全链条发展也是把双刃剑。王玮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偏“重”。不仅要养活更大的团队,还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随着商业航天市场发展得足够大,企业会意识到“只能干好一件事”,专业卫星制造商也能站稳脚跟。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卫星应用企业也开始向卫星运营延伸,提升企业价值。2021年,老牌遥感应用企业航天宏图(688066,SH)推出自己的“航天宏图一号”卫星星座计划,并委托银河航天研制建设上述星座项目。航天宏图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其卫星应用领域全产业链布局,拓展公司业务产品线。
整体而言,商业航天产业仍处于风口来临前的阶段。王玮坦言,“一个封闭的市场刚刚打开”,商业航天无疑是有机会的,但难在判断现在是否是资本进场的最好时间。资本市场目前对商业航天更多的是赛道的布局,因为商业航天很可能会像新能源赛道一样,等大家看到市场开始发展的时候再进场已经晚了。在他看来,现在行业内真正能整合资源并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人还不算多,掌握航天技术工程经验的人与拥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人也没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这条相对漫长的赛道上,商业航天市场的整合与流动才刚刚开始。
记者手记:商业航天从业者要讲技术情怀,更要反思商业逻辑
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王玮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从有限的空间和资源,转到无限的空间和环境中去。实现方式无非两种,要么奔向元宇宙,要么离开地球、转向星际文明。
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商业航天不乏太空数据中心这样引人入胜的前沿设想,但要真正落地还需具备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航天产业毕竟技术复杂、回报周期长,而市场上还有很多可以快速变现的项目。商业航天从业者并不是只靠技术情怀就可以打动投资者,还需要反思商业逻辑,基于商业视角谋划企业的发展道路。
基础设施建设是卫星市场寻得“活水”的前提。一方面,卫星的数量和性能要提上去,另一方面,卫星的硬件和软件也要实现标准化。可以看到,在太空信息基础设施领域,越来越多的航天外“选手”加入商业航天赛道。随着不同领域的经验与技术发生碰撞,中国商业航天将更加繁荣。
记者:岳琦 杨煜
实习编辑:杨夏
视觉:刘青彦
排版:杨夏 王蜀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