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医学旗下医院,上市公司对于该事件有何回应?6日下午,国际医学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医院是该事件的第一当事人,公司并不清楚相关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处理意见。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事情发生的时间还比较短,还不知道公司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建议相关问题都向高新医院方面了解。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医院官网截图
今日(1月6日)盘中,国际医学(000516,SZ)一度大跌超9%。消息面上,国际医学旗下的西安高新医院卷入西安孕妇流产事件。日前,该事件经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西安高新医院总经理范郁会被停职,门诊部、医务部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6日下午,国际医学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医院是该事件的第一当事人,公司暂不清楚相关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处理意见。
今日,主营医疗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国际医学盘中一度暴跌超过9%。截至收盘,股价下跌4.81%,收于10.28元/股。消息面上,国际医学暴跌与其卷入西安孕妇流产事件有关,涉事医院“西安高新医院”为国际医学旗下医院。
据当事孕妇家属发帖表述,1月4日,这名孕妇因核酸问题无法进入西安高新医院,最终在医院门口因大出血导致流产。日前,该事件经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西安高新医院总经理范郁会被停职,门诊部、医务部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记者注意到,西安高新医院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9年通过陕西省卫生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2011年,国际医学以2.9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高新医院100%股权。2020年,西安高新医院还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医院之一。
一篇由西安人防公众号发布的《疫情期间,西安市民、风险人员如何就医?最新指南看过来》的文章中提到,封控区、管控区隔离(观察)人员等“风险人员”,可以到“黄码医院”进行孕产妇分娩等诊疗服务。而西安高新医院(专用病区)就在黄码病区之列。
6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西安高新医院公开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据媒体报道,该医院曾回应表示,该做的都做了,等待上级部门的调查结果。
作为国际医学旗下医院,上市公司对于该事件有何回应?6日下午,国际医学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西安高新医院是该事件的第一当事人,公司并不清楚相关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处理意见。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事情发生的时间还比较短,还不知道公司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建议相关问题都向高新医院方面了解。
对于公司是否介入西安高新医院日常管理的问题,该人士也一概以“不清楚、不了解”作答。但记者注意到,在西安高新医院官网显示的管理层中,并无国际医学董事会、高管等的身影。
西安高新医院为国际医学的核心资产之一。2011年,国际医学也是借收购西安高新医院,从百货零售跨界进入医疗服务领域。2018年,国际医学剥离百货零售业务,主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
目前,国际医学旗下共有三家民营医疗机构,分别是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同时正按三甲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此外,公司在互联网医疗、干细胞医学技术等方面也有投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医院目前是国际医学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资产。国际医学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旗下三家医院中,仅有西安高新医院一家实现盈利,净利润为4231.40万元。
图片来源:国际医学2021年半年报截图
2020年度,在国际医学披露的主要控股参股的四家子公司中,西安高新医院净利润达到6066.81万元,是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贡献者。
去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和住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门急诊总量突破65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70.75%,住院人数突破2.4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55.08%,手术量突破6700例,较上年同期增长53.90%。
虽然有西安高新医院作为支撑,但国际医学近年来业绩表现仍然欠佳。2018年至2020年,其扣非净利润依次为-3435万元、-4.69亿元和-6.48亿元。另据2021年三季报,国际医学去年前三季度亏损已达5.85亿元。
在民办医疗机构盈利难、回报周期长的背景下,成功实现盈利的西安高新医院曾被外界称为“社会办医”的样本,但西安孕妇事件仍然暴露出民办医疗机构的管理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西安疫情中,国际医学旗下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也卷入一起医疗风波。西安网友“太阳花花花000000”发文称,其父亲1月2日突发心绞痛,向当地多家医院求助,到了高新国际医学中心求诊后被保安以中风险为由不接诊。后因耽误病情,其父亲经抢救无效离世。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去年上半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营收超过西安高新医院,截至目前,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国际医学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2008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