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政策对以高济医疗为代表的零售药店来说就是春天。不过,并非所有的零售药店都可以承接医保谈判的处方药品服务,尤其是部分价格高、进院门槛高的创新药,一直以来都把DTP药店作为重要渠道。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梁枭
人才集聚、资本潮涌……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态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共登记临床试验2602项,其中创新药临床试验占比高达57%。此外,国家医保局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不少创新药通过谈判“跑步”进入医保目录。
但在创新药研发管线井喷式爆发的同时,依然出现了部分谈判药品“进院难”的现象。如何打通药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药真正惠及患者,已成为当下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12月9日,在高济创新医药“瓴”袖峰会上,多位药企高管以“双通道”为政策背景,围绕“新特药院外患者管理的机遇和挑战”展开圆桌对话。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
“PD-1刚上市的时候,基本上100%都在院外销售,现在进医院的变多了,但是‘双通道’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手段,能够让患者第一时间拿到国家医保报销的药。”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表示。
先声药业董事长兼CEO任晋生则认为,“双通道”政策的优势在于其凸显了药房在医保报销上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和方便性;同时也进一步提振了药企加大创新药投入的信心。而作为制药公司来说,未来除了要关注院内市场,还需要关注连锁药店渠道。
嘉和生物首席运营官陈文德则从“双通道”的历史出发阐述了他对这项政策的理解。随着“零加成”“医院总量控制”等政策实施,对于医院来说,药品不再是盈利点而是成本,这直接导致医院缺乏更换新特药的动力。陈文德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双通道政策”才应运而生。
高济医疗是“双通道”政策的直接受益方,总裁牛和义在此次峰会上直言,“双通道”政策对以高济医疗为代表的零售药店来说就是春天。不过,并非所有的零售药店都可以承接医保谈判的处方药品服务,尤其是部分价格高、进院门槛高的创新药,一直以来都把DTP药店作为重要渠道。
此前被外界誉为“120万元癌症神药”的CAR-T药物正是其中代表。该药物生产商复星凯特的CEO黄海表示,像CAR-T这样的新型肿瘤治疗药物,在DTP药店的渠道反而更加有优势。对此,黄海的解释是,一所正常的医院同时管理着大量品种的药物,很难去把(部分创新药)所特殊需求的服务和质量做到极致,因此就选择了DTP药房作为CAR-T流通的渠道。
“高济医疗总共有DTP药房140多家,截至上个月,开通双通道的DTP药房则小于100家。”谈及双通道政策对DTP药房的影响,牛和义表示,过去DTP药房承接的业务量不大,但“双通道”政策落地以后,已经陆续有患者从医院转向DTP药房,这就为公司平台做好患者管理服务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刺激其开发了一整套患者管理系统。
“双通道”政策成为将处方药引流到院内市场的重要一步,但对于符合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来说,这项政策也对药店的信息化发展、药品管理、医保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赛生医药CEO赵宏看来,“双通道”政策实际上也是医保局在考虑到医改复杂性后的“无奈之举”。他表示,一个创新药经过多年的研发,医保局也进行了“灵魂砍价”,医院就应该将它开放,惠及更多患者。但是医院受到的制约比较多,因此对创新药进院和使用也比较谨慎。
“包括医生的处方怎么样到达药店,病人怎么样获得药品,特别是有些需要冷链的药品,怎么确保患者在获得药品的整个环路当中,对药物的温控以及对药物质量的控制,我觉得这还是痛点。”赵宏强调。
在谈到DTP药房和医院药房的差异时,陈文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是注射用药或者冷链用药,有很多地方做不到集中配送,患者自己要碰药,自己要拿冰箱。实际上,患者自己拿药的过程就是一个危险暴露的过程。”在陈文德看来,最理想的药品配送标准流程是药店直接和医院、输出中心对接,集中配送,避免患者碰药。
此外,陈文德还认为,提高DTP药房的药学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具体包括用药提醒、患者用药记录的登记和掌握、对疗效的初步评判、安全性的判断和回访等。
对于陈文德提出的部分问题,牛和义也立足于高济医疗本身做出了回答。针对DTP药房的药学管理问题,牛和义认为核心在于要建立一个可以联系药厂、医院、药房、患者四端的数字化系统,并通过公司搭建的线上专病专科中心、线下特药服务中心,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DOT时长、药品不良反应、耐药性反应等,对患者实行全病程的系统性管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21721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