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面表示,将对标行业最高标准和最高水平,“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459931
上海发文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11月3日,上海市发改委官网公布《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底前,上海市级财政按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出资,重点支持车辆示范应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等。
上海市发改委在解读中指出,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是本市具备发展先机和产业链优势的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本市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国内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和人才储备最丰富,但仍面临“汽车购置价格高、氢气价格高、加氢站布局少、应用场景少”等发展瓶颈,急需通过规模化应用加快突破。
为此,文件从支持整车产品示范应用、推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鼓励重点领域模式创新、推动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应用、支持加氢站布局建设、引导降低加氢成本等六部分作出政策安排,并均提出具体的奖励、补贴金额规定。
今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通知,北京、上海及广东获批为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上海最新文件出炉,也意味着正式打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一枪”。
解读:凭借零排放、可再生等优势,氢能被视为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全球氢能应用加速发展,未来或将改变现有能源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燃料电池汽车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赛道之一。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加氢设施建设”,标志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此前,上海定下目标,到2023年实现“百站、千亿、万辆”,即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
就在上述文件发布同一天,丰田汽车与重塑科技在上海签署共同开发燃料电池系统合作备忘录。上海方面表示,将对标行业最高标准和最高水平,“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有统计显示,包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在内,全国30个省(市、区)的“十四五”规划中都有涉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未来,这必将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
中国将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新华社消息,国家领导人11月4日晚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中国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丝路电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跨境物流能力。
工信部等四部委: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区
工信部网站11月4日消息,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区,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试点应用,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开展大范围推广应用。
深圳国资亮“家底”:5.9万亿元
深圳特区报消息,日前,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根据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底,深圳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类金融企业)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达5.9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0年末,深圳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871亿元、负债总额24695亿元、所有者权益16176亿元、国有资本11293亿元。全市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类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136亿元、负债总额2757亿元、所有者权益1379亿元、国有资本520.6亿元。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4006亿元,负债总额409亿元,净资产13597亿元。
全国首个,山东发文核查光伏用地
界面新闻消息,近日,一份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关于对光伏项目用地进行核查的通知》在业内流传。通知要求,拟对2018年6月1日以来建设光伏项目的用地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时间为11月2日-10日。同时,明确即日起停止光伏项目用地占用耕地的备案工作。
对此,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工作人员表示,上述通知确已下发至相关单位,但未公开发布。据了解,山东是首个出台此类通知的省份。
五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盘点,哪些高校最有分量?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其中,“三大奖”的评选结果备受瞩目。
“三大奖”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三大奖”的获奖情况,也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2021年正值第二轮“双一流”开局之年,2016-2020年度五年的获奖情况,能够展现首轮建设期内高校在科技领域的表现。软科通过折合分数计算方法,对2016-2020年度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三大奖”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前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前五。
全国十大最迷高速路口,它排第一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多家单位发布《2021年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根据偏航率等指标,报告评出全国十大“最迷”高速路口。
全国十大易走错的互通立交 图片来源:高德大数据
在复杂路网的场景下,驾车出行易出现偏航、走错出入口等问题,进而导致绕行,使得出行成本增加。依据高德交通大数据分析,在全国高速互通立交中,仙桥立交(清远市)最易发生偏航,概率为15%,也就是说平均 100 个人就有 15 个人走错路。
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不仅仅在高速上,城市内道路如遇复杂的立交桥,也易出现上错桥、出错口等问题。以北京西直门桥为例,最容易发生偏航的位置分别是西直门外大街东向西出口、西直门外大街辅路西向东出口、西直门北大街辅路北向南出口。而重庆盘龙立交则是在盘龙立交峡江路东向西入口、包茂高速南向北出口、渝航大道北向南出口等位置易发生偏航。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今冬气候预测: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可能性大
国家气候中心11月4日消息,据气象业务、科研和高校专家对今冬(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全国气候趋势研判预测,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其中,2021年1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1991到2020年平均)或偏高;2022年1到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的可能性大,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西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吴忠琼任江西省委副书记
“江西发布消息,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吴忠琼同志任江西省委副书记。
吴忠琼,历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工程师,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现任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