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民企“变身”央企被明码标价 中介:一直都有,但打假力度正加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02 09:09

    每经记者 尹力方    每经编辑 梁枭    

    近日,26家中央企业相继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外公告了353户假冒国企名单,通告社会各界所列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李鬼”企业或非法社会组织,虽然处在不同行业,但想方设法“变身”央企旗下,往往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

    在这个被称为“挂靠”的市场,中介机构或掮客也进行了明码标价,比如,挂靠央企四级子公司或更低层级,每年费用要在300万以上,偏远地方国企的则要每年80万。

    多位中介人士则称,民企挂靠国企、央企的操作这些年来一直存在,但随着打假的频率、力度增加,不少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中介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调查|千亿市值盐湖股份连收监管函背后:关联方资金占用为何信披矛盾 被罚后钾肥售价降了吗

    下一篇

    保力新:持股5%以上股东被动减持违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