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科大讯飞王瑞谈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员工”较虚拟主播应用场景更广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6 20:39

    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陈俊杰    

    10月26日上午,科大讯飞消费者BG副总裁王瑞就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内容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

    近年来,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等虚拟形象愈发火热,诸多公司、媒体甚至清华大学纷纷推出虚拟形象。而科大讯飞更进一步,将相关技术融入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之中,推出“数字员工”。

    王瑞首先介绍了语音交互的发展历史,其表示:“最开始推出的是语音助手,然后到虚拟人,再到‘数字员工’。最早我们通过手机、(讯飞的)应用进行语音交互,随着多模态技术的发展,以及一些虚拟人技术的推动,比如表情的自动生成等等。多模态技术的发展,从而令单纯的语音交互升级为虚拟人、虚拟主播的方式。”

    对于“数字员工”与虚拟主播等虚拟形象有何异同,王瑞表示:“虚拟主播事实上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经常使用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可以自动地进行语音播报。对于企业而言,主要应用在品牌营销领域,通过虚拟主播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而‘数字员工’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营销场景,它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领域,比如招聘、财务管理乃至合同处理。”

    在2021科大讯飞开发者节上,李开复着重强调了自然语言理解(NLP)的价值。李开复认为:“虽然人的感知方面,视觉要比语言多一些。但是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方法,是我们思考的方法,是我们理解的方法,所以它的价值绝对是超过计算机视觉的。”

    科大讯飞正是智能语音的龙头。对于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阶段,李开复用计算机视觉来类比。其认为:“2011年之前计算机视觉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在2011年到2012年,计算机视觉有一个特别大的飞跃。我们看到,自然语言理解正在经历一个同样的机会。在‘阅读理解’方面,过去三年自然语言理解有了特别巨大的突破。”

    对于科大讯飞是否将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运用到“数字员工”中,王瑞回复称:“我们大量使用了NLP技术,比如我们的产品展示区,有一个叫做AI+RPA赋能合同审核。传统的合同审核,特别是非标准化的合同,主要是依靠人工去看合同里面的各个条款,审核这些条款是不是符合法律规范要求,对企业是否存在风险。这样一来,企业就需要很多专业的法律岗位员工。现在通过AI+RPA,可以将合同审核的一些法律风险通过AI完成。而此处AI技术的基础便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它将文本进行结构化,对关键信息抽取、建模,从而将法律风险提示出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鲜出炉!雷柏科技: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约434万元,同比下降64.01%

    下一篇

    汤姆猫:与妞诺霄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