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跨界并购须谨慎 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4 22:57

    每经评论员 胥帅

    最近,两个终止并购的上市公司引发市场较大关注。吉宏股份和众兴菌业两家企业,都想跨界“买醉”,但最终都未成行。它们“买酒”的过程有一大共性——当市场概念正热、人潮鼎沸时,将并购事宜挂在嘴边;当市场概念退潮、归于平淡时,又将并购弃如敝履。

    有时候,企业经营很符合人性,情绪永远都是追涨杀跌。新能源刺激锂价,现在锂行业热度和年初“酱酒热”没多大区别。碳酸锂价格“跌入泥土”之时,行业并购也是无人问津,当价格冲上高位,标的企业又是门庭若市。

    10月中旬,金圆股份宣布收购西藏一家锂企。从当时算起,金圆股份差不多在一个月内第三次收购资产,均与“锂”有关。金圆股份也是跨界,从传统水泥到新能源。这类传统企业想要并购,心情可以理解。市场需求决定市场容量,类似水泥这类传统产业,今年还能守住一亩三分地,到明年可能只剩两分。市场的残酷无情在于,谁不能获得未来的现金流,谁就会被淘汰。

    企业要不断进行经营机制调整,应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跨界并购也可视作这种调节的一种,但关键是跨界就一定能成功吗?多元经营和专注主业,一直都被看作企业经营的方向竞争。更理论一点,两种路线接近半专业分工和全专业分工的界定。

    经济学家杨小凯曾在超边际分析里阐述两种模式的区别,多元经营的最大难点就是学习费用。从来不会打地基,就想去建房子,最终成品很难牢靠。

    跨界企业爱用多元业务的说辞来搪塞。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假想的实验室模型,不同业务投入产出比面临边际效用核算,但这种经济核算是静态核算,跨界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会比早先了解的要复杂更多。学习费用不是简单的成本叠加和材料预算,而是一种预期投入。学习费用高意味着预期的投入和实际运营有差值,差值越大就说明转型难度越高。

    游戏并购热、影视并购热、芯片并购热等,从过去来看,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贾跃亭当时对造车业务的全面铺开;宝能又是要做地产,又要做新能源车,还要搞调味品;中潜股份这些所谓妖股更是五花八门,谁热就碰谁。现在的风口从游戏、影视变为锂矿、白酒,但万变不离其宗,经济规律是不变的。

    高额的学习费用超过预算机制,结局便是资产清算。风口浪尖上搞并购,企业还要承担高估值压力,企业要付出比平时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去收购标的,最后风险也会更大。

    企业有真跨界,也有假并购。笔者认为,对于那些炒概念的假并购,监管要重拳打击,不能让割韭菜的一幕重现。而对于并非炒概念的跨界并购,上市公司应在股权回购、业绩承诺以及尽调方面下功夫。尽管只有重大资产重组会强化业绩承诺,但上市公司要为股东负责,有些东西不去强调,也是可以主动作为的。一方面需要聘请更多的审计机构,核查资产质量、技术工艺以及客户、供应商、预付款方的关联关系。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跨界并购时应尽量加入业绩承诺,强化目标和考核约束,为不确定的风险兜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多维解析“双碳”:“双碳”达标有待绿色金融创新 发展绿色金融需加大政策支持

    下一篇

    沈阳爆炸已造成5人遇难47人受伤 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