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原计划10小时的车程,结果跑了16个小时……一位新能源车主在“十一”国庆假期的遭遇再次引发了舆论对电动车的关注。
虽然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在不断“加长”,但“充电难”问题仍给不少电动车主带来困扰。
事实上,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10.5万台,虽同比增加52.3%,但车桩比例仍不到3:1,距离充分满足消费者出行充电需求仍有缺口。
电动车“充电难”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还不完善外,充电桩车位管理不规范,多被燃油车占用;充电桩运营桩企后期维护跟不上,致使一些充电桩形同虚设等问题也导致电动车主不能及时充电。
而城区内“充电难”现象的出现,则与早期桩企“跑马圈地”留下的隐患有很大关系。早期入局的充电运营企业为抢占市场,在布局一些充电场站时并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充电需求,导致场站建设好后无人使用,逐渐遭到废弃,形成大量“僵尸桩”。而“跑马圈地”后遭遇到的盈利困难,也让初期的多数充电运营企业被淘汰,无形中也加剧了“僵尸桩”的产生。
上述一系列问题也从侧面说明,当前电动车完全取代燃油车还为时尚早。
不过,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加速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已成为各方努力的重点。公开数据显示,为满足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的补能需求,我国正重点加快高速路段充电桩的布局,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保有量约1.08万个,配置充电桩服务区也已达到2318个。我国充电运营企业也在积极行动,目前该行业已呈现出头部企业规模大、中小企业数量多的“蝌蚪形”特点。
但是,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规范充电运营企业建桩用地选择及建桩后的维护工作也应引起高度重视,相关主管部门或充电运营企业应加快清理或盘活“僵尸桩”站点,以提高充电桩利用率;针对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情况,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应处理办法,缓解电动车主的充电焦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