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广州市的财政公开情况最优,排名第一。广州市、北京市、杭州市名列前三位,得分非常接近;同时,烟台市、湖州市、成都市、深圳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武汉市位列前十位之内。此外,揭阳市在今年的财政公开情况中表现突出,进步较大。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实习记者|李明明 每经编辑|陈星
由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制的《2021年中国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近日发布。
报告认为,总体而言,今年财政透明公开呈现的相对分布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在绝对值方面,按百分制计算,得分在60及以上的城市共有55个,其中得分位于60~69之间的城市有38个,得分超过70的市政府共有14个,80分以上的3个。
数据显示,今年广州市的财政公开情况最优,排名第一。广州市、北京市、杭州市名列前三位,得分非常接近;同时,烟台市、湖州市、成都市、深圳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武汉市位列前十位之内。此外,揭阳市在今年的财政公开情况中表现突出,进步较大。
在财政透明度各主要部分,广州市在新增加的第四部分“预算绩效/项目绩效目标公开情况”中表现最优,在此方面成为全国所有市级政府的标杆。
报告认为,全国各地的预算绩效与项目绩效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在探索的过程之中,因此城市间的公布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除去今年新增加的第四部分“预算绩效/项目绩效目标公开情况”,仅仅考虑其他的财政公开情况(包含机构公开、政府四本账、其他重要的财政信息),杭州市和北京市的公开情况则最优。
报告显示,排名靠后的地级市在公开情况较差的原因上也有相似之处,其中排名倒数30位的城市大多没有对本市的去年预算执行和今年预算情况的详细表格进行公开,大部分仅仅对“四本账”某些项目总额加以介绍,具体细项则无从得知。
此外,排名靠后的城市在“其他重要的财政信息”方面也表现不佳,难以达到中央和社会公众对于财政信息公开的要求与期望。
鉴于近年来最新变化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年课题组在第三部分“其他重要财政信息公开情况”中加入了“中央直拨抗疫资金支出情况公开情况”;并且单独增加了第四部分:“预算绩效/项目绩效目标公开情况”。原有的第四部分(财政公开的全口径、用户友好和一站式服务的三个原则)变为第五部分。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