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因为碳中和,所有的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16 20:21

    ◎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认为,“因为碳中和,所有的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每经记者 宋可嘉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本场会议已实现碳中和,累计中和16.85吨二氧化碳碳排放!” 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声响起,北京一场正在进行的活动,突如其来地被大屏幕上出现的这句话打断。一时间,众人都略显疑惑,活动进程也暂停了,会场里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过了几秒,一片掌声才让人意识到,刚刚自己参加的会议实现碳中和了。

    如何实现会议碳中和?反应过来的参会者,会想起自己在进入会场后扫码填写的一份问卷。这份问卷通过对参会者使用的参会交通方式、参会物品、是否住宿等问题计算出了个人参会碳排放,并号召参会者通过购买碳汇或者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方式来实现碳中和。

    而这场活动的主办方——中国碳排放管理企业碳阻迹已经在活动举办前对碳排放进行了预估,并购买了20吨的碳汇或减排项目。“两三百人的活动差不多这个量级。”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这场会议按一般的标准来看的话,它的排放是28.9吨。因为大家一起努力来实践绿色会议,我们把碳排放降到了16.85吨。”晏路辉说。

    降低这场会议碳排放的方式包括:参会嘉宾采用无纸化的方式注册签到,不提供瓶装饮用水,鼓励参会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来会场等。而支撑了这场绿色会议的碳阻迹,是一家已成立10年的碳排管理软件和咨询服务商。

    在碳排放、碳管理都还未在国内广为人知的时候,从英国归国创业的晏路辉选择探索这一领域。从一开始被误认为是做煤炭管理的企业,到现在为多家巨头公司提供碳管理、咨询服务,晏路辉所创立的碳阻迹走过了从0到1的路程。而作为行业内的资深从业者,面对“双碳”目标下的新机遇和挑战,晏路辉指出,像20年前的互联网让所有的传统行业重新做了一遍一样,“因为碳中和,所有的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谈碳交易:减排达5000吨基本就能覆盖成本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鸣锣开市。作为从2009年开始在英国做碳排放管理软件,2011年归国投入到国内“碳圈”里的资深从业者,晏路辉对国内碳交易的前景和发展一直保持着关注和思考。早在2017年,碳阻迹便公开发布过多篇文章探讨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之路上会遇到的问题,而时隔快4年时间,晏路辉是否找到了一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哪些问题在他看来仍待解决?碳交易在多年以来的试点过程中又涌现出来哪些新现象?

    NBD:您曾提及碳减排场景达到5000吨以上就值得去做碳交易,能否进一步阐释?

    晏路辉:5000吨是结合CCER的价格来计算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一般的价格按20元/吨平均价格来算,5000吨×20元/吨会获得10万元的收益。10万元的收益能够抵掉开发CCER这个项目的所有成本,包括请第三方做审定核证等,所以如果你的减排量能达到5000吨,就能把你的成本基本覆盖掉。如果你的体量足够大,超过5000吨,在市场投入产出比方面就是可行的。

    NBD:目前有哪些减排场景已经达到了这个规模?

    晏路辉:大一点的项目例如少开车,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一直在合作推动北京的“少开一天车”活动,通过十几万车主的减碳行为实现经济上的回报。还有共享单车,在广东碳市场上,之前的摩拜、现在的美团单车也都通过碳交易,获得了上百万的收益,这些都是因为量很大,这么多人一起来参与,而且这种数据比较好监测。此外,一些互联网平台,因为它的用户量巨大,一个很小的场景它完全都可以做起来。比如说每个人少用一张纸,全国这么多人,一年下来减少多少纸,你能算出来碳减排肯定也会超过5000吨,就值得去做。

    NBD:碳阻迹在2017年的时候曾提出,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碳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您现在的看法发生变化了吗?

    晏路辉:最核心还是核查数据的问题,因为它是靠人的方式去核查,靠人的方式永远有问题。而碳的核查和财务核查还有不同,第一个就是核查的机构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公司;第二个是碳本身比财务数据更有经济属性,它直接就是碳一吨多少钱,而财务数据它只是个数字。譬如,你加了一吨碳,就会加50块钱,其中图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像欧洲的话,他们大多数核查是找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有足够大的品牌,就不会为了小的利益去牺牲自己,但四大是外企,中国还是希望用国内的企业。

    谈碳服务:从做咨询到做SaaS,不能靠堆人模式

    碳排放数据计算和量化一直是晏路辉强调的概念。“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晏路辉指出,只有量化清楚碳排放,碳减排才可能有的放矢。尽管这一最核心的底层基础始终未变,但碳阻迹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也遭遇了需求定位错误、当时的市场不需要软件管理碳排放的困境。而10年后,碳阻迹已慢慢从一个软件公司逐渐转型到软件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上线等因素的影响,碳阻迹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NBD:碳阻迹历经了从0到1的过程,10年来做碳管理这件事,在挑战性上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晏路辉:一开始我们的定位还不太准,就定位为一家软件公司,软件公司其实很难直接进入一个新兴领域,因为大家还没有接受这个概念,这个软件就可能没有抓住真实的市场需求,所以后来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去做咨询、做培训,现在也还有很多咨询和培训,但现在来看又遇到新的挑战:就是咨询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你不能一直堆人,我们再堆也堆不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这种完全靠人去堆的方式,不是我们长期希望看到的方式,所以现在就转型做SaaS,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服务很多家企业,这样的话就会提升效率、解放能力。我们最核心的咨询师,将来可能就不用单个项目去做,他们的工作要变成给这个产品不断去输入新的营养、新的功能,让这个产品能够直接去覆盖n多客户。

    NBD:您提及未来碳阻迹的四大核心赛道确定为科技、消费、金融和能源,为何选择这些赛道?

    晏路辉:上述赛道相对来说在探究碳领域的意愿是最强的。比如能源行业,这是我们最看好的一个行业,因为政府对它有直接要求。

    其他三个(消费、金融、科技),我觉得它们都是比较有前瞻性的一些行业,比如科技肯定是看得很远的,投资看得更远,所以做起来相对好一点。

    NBD:碳阻迹为很多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碳管理、咨询的服务,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在提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有什么难点?

    晏路辉:相较而言,互联网企业提碳中和目标困难很大,它业绩增长特别大,一些企业甚至自己也不知道未来10年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因此很难去预测未来十年可能的排放情况,或者是进行“碳中和”的成本。譬如,有些互联网公司说未来十年实现“碳中和”,投几百亿,改造所有的数据中心,实现绿色数据中心。这里面是成本的投入,以及是否真的愿意去承担这个成本,这是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谈碳足迹:低碳消费趋势带来需求与机会

    走过了10年光阴的碳阻迹,遇到了超出预期的企业碳管理繁荣景象。未来,碳阻迹提出的最远目标是“希望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为何选择这样的目标?碳阻迹又将如何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NBD:您提到未来会推动产品及消费市场的低碳转型,为何选择朝这一方向前进?

    晏路辉:希望让这些产品背后的碳足迹,能够计算出来,并且呈现出来。比如说我们去商场、超市看到衣服和鞋,我能知道它的碳足迹,我才可能去选择更加低碳的产品。消费者的这个意识肯定会不断上升,我们预计到三五年后消费者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会远远超过现在,消费者更愿意去认可或者愿意去购买更加低碳的产品。而消费者有机会去选择更加低碳的产品,对整个社会减排就更有价值。

    NBD:每一个产品您都去计算它的碳足迹吗?

    晏路辉:可能会按品类。我们归了4大类,然后按大类,比如说蔬菜水果类、服饰类、电器类等等。你没办法去特别区分到不同的品牌,除了品牌自己已经算了的。比如说苹果、三星,它的每台手机、每台电脑的碳排放可以直接去拿它的数据来做比对,但大多企业如果自己没有做的话,我们靠一家公司或者靠几家公司去做这么多产品是不太现实的。

    之前英国的一家公司帮一家超市的商品去算碳排放,它的方式是靠人去做每个产品,而每一个的收费都非常贵——大概是一两万英镑,每个商品它确实要投入很多咨询师,而且可能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算出来。由于费用高、周期长,这个项目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这是国外的教训,在中国看能不能用新的方式。我们之前做了一个通过手机扫描的方式,我扫出来这是什么商品,然后它背后的碳足迹去调我们的数据库查出来。这样的话不需要每个商家去算,这是我们可能去探索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俞永福挂帅、高德狂奔 一张地图点燃本地生活2021新战事

    下一篇

    长江存储回应美实体清单传闻:产品与服务均面向商用及民用市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