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拿下全国碳市场“1号”登记账户 长源电力:可获配额大致有数,预计2025年实现碳达峰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09 16:41

    ◎目前,长源电力旗下共有6个注册登记账户,其中青山电厂(即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注册登记账号。

    ◎长源电力介绍,公司目前由生产与燃料管理部负责碳资产管理,配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另外,国家能源集团也成立专业化的碳资产公司即龙源碳资产公司。公司碳交易由龙源碳资产公司提供碳交易履约专业化服务,集中管理碳资产。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汤辉    

    终于来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根据规划,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225家,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

    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即将拉开序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准备得怎么样了?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全国碳市场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的长源电力(000966,SZ)了解情况。

    长源电力既是熟悉碳交易系统的“老人”,2014年开始就在湖北省碳交易中心进行碳资产交易与履约,可谓经验丰富。

    长源电力更是全国碳市场的“1号新人”,其旗下的一家电厂,获得了全国碳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系统账号第1号。

    对于即将上线的全国碳市场,长源电力分管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德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早有准备,也积累了多年经验。“公司大致可能获得多少配额,我们心中有数。”

    任德军还表示,此前的地方试点碳市场中,部分企业手中还有存量配额,这部分配额应该如何折算以及如何与全国碳市场接轨,后续有待关注。

    旗下公司获“1号”注册登记账户

    长源电力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控股股东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在运发电装机容量708.97万千瓦,其中火电占据大头,达到629万千瓦。

    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我国陆续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四川和福建开展碳交易试点。其中,湖北省早于2014年4月已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长源电力也是参与其中的企业之一。如此情况下,长源电力对于碳交易并不陌生。

    据介绍,长源电力于2019年已经根据主管部门要求上报了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账户及交易账户的开户申请,2021年初提交开户申请资料,3月底收到注册登记账户开户通知。目前,长源电力旗下共有6个注册登记账户,其中青山电厂(即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注册登记账号。

    获得全国碳市场第一个注册登记账号的青山电厂

    图片来源:长源电力

    注册登记账号之余,对于企业来说,最关注的事项之一便是配额的发放。因为这直接关系企业履行碳合约义务的难度及成本。

    任德军介绍,具体的配额分配结果,公司暂时没有收到通知,但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指导原则是参照目前试点市场已有算法,只是限制性和约束性条件有所调整。

    作为参与湖北碳市场多年的企业之一,长源电力对于配额的算法并不陌生。据了解,参与湖北碳市场试点期间,公司的配额曾经有过富余或者小缺口,但大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公司大致可能获得多少配额,我们心中有数。”任德军预计,全国碳市场启动第一年,短期内对公司影响不是很大。

    当然,长源电力同时也分析,为实现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总量预计会逐渐收紧。

    长远来看,预计碳价呈现上升趋势

    2021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的通知》,根据通知,上述条例施行后,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条例施行前已经存在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时期建立的碳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任德军分析,此前的地方试点碳市场中,部分企业手中还有存量配额,这部分配额应该如何折算以及如何与全国碳市场接轨,后续有待关注。

    地方碳市场存量配额折算后,将和其他配额一起影响全国碳市场的碳价走势。未来全国碳价走势如何?任德军分析,全国碳交易第一单的价格情况,取决于市场各方预期。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7月4日研报显示,全国碳配额当周成交均价36.09元/吨,较上周上涨60%,总成交额与成交均价为近4周以来最高值。此外,全国各大交易所碳配额成交价存在差异,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北京绿色交易所72.50元/吨,最低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14.47元/吨。

    为了应对碳价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相关规定已经出台。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根据公告,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对于碳价走势,长源电力分析,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总量逐渐收紧情况下,结合各试点碳市场的运行情况,从长远来看,全国碳市场的碳价预计会呈现上升趋势。

    如此情况下,长源电力如何进行碳资产管理?近期多家企业已经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平台,例如豫能控股等。

    长源电力介绍,公司目前由生产与燃料管理部负责碳资产管理,配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另外,国家能源集团也成立专业化的碳资产公司即龙源碳资产公司。公司碳交易由龙源碳资产公司提供碳交易履约专业化服务,集中管理碳资产。

    持续推进节能改造和新能源转型

    建设全国碳市场的目标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结合国家能源集团的整体部署,长源电力也制定了时间表,“预计2025年公司实现碳达峰”。那么,公司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长源电力将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是节能改造。长源电力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行业成熟先进的“四新”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因厂制宜,深入开展机组节能改造。近年来,公司开展了真空系统优化、凉水塔改造、抽汽供热改造、空预器和燃烧器改造换型、一次风辅助加热改造、高效节能电机滚动更换等全方位的节能改造工作。2022-2023年,长源电力还计划进行荆门2台64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和青山2台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

    长源电力旗下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长源电力

    长源电力实现2025年碳达峰目标的另一抓手即大力发展新能源。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加大光伏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推动清洁低碳化转型,实现公司新能源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清洁能源也可能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这可以通过CCER抵消机制来实现。(所谓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但CCER市场的新增备案申请于2017年暂停,至今尚未恢复。)

    尽管如此,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仍纷纷在交流平台表示,将密切跟踪全国碳交易政策,积极参与有关业务。一方面,高耗能公司提前储备碳配额或CCER资产;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环保类上市公司则提前筹备CCER配额申请工作,以便在CCER恢复申请政策开闸后第一时间启动。

    例如6月28日晚间,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分别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碳汇合作协议》,岳阳林纸将向包钢股份每年提供不少于200万吨的CCER自愿减排指标,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即提供总量不少于5000万吨的CCER自愿减排指标。

    长源电力也表示,未来将积极开发新能源CCER项目,合理利用CCER抵消机制。

    建议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并主动应对变化

    无论碳价如何波动以及CCER如何抵消,最终企业都需履约。根据规划,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这些重点排放单位要完成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包括接受数据核查等。

    任德军介绍,目前市场上有多家核查机构,但数据核查的基础是参照行业内通用的算法,这种情况下,算出来的结果区别应该不大。

    履约季是否可能出现企业配额不够或者富余,导致碳价大幅波动?任德军提到,湖北碳市场曾经出现过企业突击买配额的情况,但多发生在其他行业,电力行业很少发生这一现象。

    任德军介绍,公司从2014年开始就在湖北省碳交易中心进行碳资产交易与履约,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加上在集团指导下,公司会提前对配额进行清算和准备,即使履约季存在配额富余或者缺口,额度应该也不会很大。“不太可能临时抱佛脚去碳市场大量买配额。”

    长源电力同时表示,虽然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相关经验,进入全国碳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全国碳交易规则与湖北省试点市场还是有一定区别,还是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宣贯,更好地完成履约和交易工作。并且长远来看,配额逐步收紧将对火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压力。

    压力之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长源电力建议,积极关注碳市场动向,加强节能降耗管理,主动应对碳市场带来的变化。另外,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初衷是为了节能减排,但配额的发放大体上也会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可以参考的一个思路是,只要不断推进节能减排,相关技术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就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标普道琼斯等剔除多家中国企业,外交部:这是他们自己的损失

    下一篇

    《中国医生》专访丨张涵予演张定宇:英雄烟火气,铁汉也柔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