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国中”之争,沈阳呼声最高、态度也最为积极,是国内极少数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总目标的城市。相比之下,大连已将目标转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哈尔滨政府层面的声音则并不多。最有力的竞争者是长春。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沈阳: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6月9日,辽宁日报一版、四版、五版全方位报道了沈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突破。
图片来源:版面截图
文章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沈阳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立足“一枢纽、四中心”定位: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绿色发展和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表率。
解读:目前,全国已有9座国家中心城市。除此之外,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济南、长沙及沈阳等都有意争夺第十个“席位”。
“国中”担负着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作为目前唯一没有城市入选的区域,东北地区格外受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此前有不少分析指出,从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和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立国家中心城市是必要的。
而在东北最受关注的四座副省级城市中,沈阳呼声最高、态度也最为积极,是国内极少数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总目标的城市。相比之下,大连已将目标转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哈尔滨政府层面的声音则并不多。
最有力的竞争者是长春。2020年,长春GDP超越沈阳,成为东北省会“第一城”。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过去十年间,长春人口增长近140万,常住人口也由此超越沈阳,成为除哈尔滨外,离千万人口目标最近的东北城市。这无疑增长了长春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底气,也让这场争夺战增添了更多变数。
上海至合肥将再建一条高铁
6月8日,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北沿江高铁)环境影响评价正式发布第一次信息公告。
公告显示,沪渝蓉高铁大致沿长江北岸东西走向。该线路起自上海市,向西经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终至合肥市。线路运营长度554.09公里,共设车站16座,速度目标值350千米/小时。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打造义甬舟开放型经济发展带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6月9日,《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十四五”规划》新闻通气会在杭州举行。浙江将推动资源整合、空间融合,做强宁波-舟山、金华-义乌两大极核,协同共建义甬舟开放型经济发展带,增强东西双向辐射能力,打造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性开放大通道。根据规划,浙江将重点建设综合交通、现代物流、双向贸易、数字智慧、产业科创、生态文化六大通道。
报告:三亚成内地第五大奢侈品购物城市
6月8日,整合传播咨询公司罗德传播集团与市场研究公司精确市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1中国奢华品报告》显示,由于疫情对于境外旅游的限制,内地消费回流的趋势助推海南三亚首次超越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一跃成为国内第五大奢侈品购物城市。排在前四位的为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
川渝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调研
重庆日报消息,6月8日,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从重庆启程,4小时车程后,大家抵达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与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汇合。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川渝两地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开展联合调研,先后到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和万州区,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
学习时报: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
6月9日,学习时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近日在河南省召开的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在新发展阶段,中央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是促进“大循环”“双循环”良性互动的关键举措,是缓解南北方分化日趋严重的必要措施,是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谈到“‘南北方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文章称,从讲“南水北调”到强调“南北方协调发展”,蕴含着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均衡”。就全国而言,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进一步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更进一步,“南北方协调发展”的指向是什么?文章认为,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涵盖能源调配、区域合作、产业整合、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关键做什么”的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推动南北方协调发展落地落实,需要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方式,夯实合作的基础保障。要推进产业互补,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央行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部资产质量略有承压
6月8日,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
报告显示,2020年末,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1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9.8%、18.3%、19.7%和2.2%。
在本外币各项贷款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贷款比重持续提高。报告还提到,居民消费贷款增长放缓,高能耗行业贷款余额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回落。
存款方面,2020 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2%,比上年末高1.6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3个、0.3个和0.4个百分点。住户部门存款稳定性增强,东部和东北地区住户存款增长较快。
报告显示,我国金融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各地区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分化。东部地区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大不良风险处置力度,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资产质量略有承压,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资产质量改善较大,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58个百分点。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北首次跻身前20名
6月9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完整榜单。今年的榜单中,首次有两所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前20位,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全球第17和第18。
图片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方公众号
今年的排名共有1300所院校上榜,是QS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大学排名。其中,中国共有92所高校上榜,包括大陆高校58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2所,台湾高校25所。
图片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方公众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