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联证券去年7月才完成首发上市,现在又要开展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证监会对国联证券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65亿元投向最大的两大业务,即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较为关注。此外,证监会也提出本次融资是否符合时间间隔规定的问题。
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吴永久
今日(6月3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了对证监会再融资反馈意见5大问题的回复。公告内容显示,证监会对国联证券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65亿元投向最大的两大业务,即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较为关注。另外,由于国联证券去年7月才完成首发上市,现在又要开展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因此,证监会也提出本次融资是否符合时间间隔规定的问题。
今年2月,国联证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5亿元。其中,不超过25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包括融资融券在内的信用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30亿元用于扩大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股权衍生品等交易业务;另外,增加子公司投入以及其他营运资金各不超过5亿元。
不难发现,有将近85%的资金投入到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中,这也难免不让证监会本次的反馈意见更多地关注的是这两大块业务的情况,比如融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方面。
就融出资金来看,2018年末~2020年末,国联证券融出资金账面价值分别为29.54亿元、46.38亿元、84.13亿元,后两年分别同比增长57.03%和81.38%。国联证券表示,融出资金变化趋势与沪深两市整体情况、可比公司一致,但增速高于可比公司,主要系申请人对融资业务列为重点发展业务。
交易性金融资产方面,2018年~2020年末,国联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为29.86亿元、82.23亿元和169.55亿元,后两年分别同比175.39%和106.19%。国联证券表示,可比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逐年增长,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化趋势与可比公司总体一致,但增速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增速,主要系公司增加了以债券为主要投向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资产减值计提也在所难免。截至2020年末,国联证券融出资金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61%,且所有业务均高于平仓线标准;国联证券表示,截至2020 年末,国联证券对融出资金业务逐笔计算预期信用损失,不存在第三阶段(履约保障比例达到平仓线、出现逾期或预计通过强制平仓仍然无法收回本金的)融出资金业务,累计计提减值准备771.33万元,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为0.09%。
“计提比例处于可比公司范围内,但总体低于可比公司均值,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该业务风险较低。”国联证券解释道。记者看到,2020年国联证券融出资金减值准备计提为0.09%,而可比公司均值为1.13%(比如其中中银证券比值达3.34%,南京证券比值达1.17%)。
不过,国联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减值计提比例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而这主要系公司对存量违约业务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所致。根据国联证券披露,2020年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18.81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 31.62%;同时,针对3笔存在违约情形的业务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
2020年7月31日,国联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首发募资金额19.38亿元,而到今年2月,国联证券又紧接着提出非公开发行募资65亿元的想法,这才半年时间又要募资,同样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
据了解,根据《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可不受上述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国联证券表示,首发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因此到从去年7月首发资金全部到位,到今年2月审议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关的议案,时间间隔刚好不少于6个月,符合相关规定。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