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阿里、小米加持!IC设计公司翱捷科技闯关科创板 已销售产品尚不支持5G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12 20:39

    ◎尽管翱捷科技2015年才成立,却接连受到阿里巴巴、小米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翱捷科技目前具有5G研发能力,但其已销售产品却不支持5G。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魏官红    

    3月11日,上交所网站披露了翱捷科技科创板首轮问询回复。招股书(申报稿)显示,翱捷科技为国内极少数同时拥有全制式蜂窝基带芯片及多协议非蜂窝物联网芯片研发设计实力,且具备提供超大规模高速SoC芯片定制及半导体IP授权服务能力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

    不过,上交所方面要求翱捷科技对“极少数”所指代的其他公司名称,以及翱捷科技与这些公司在核心技术指标上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进行说明。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翱捷科技在回复中披露了其已销售产品可支持的通信协议,其中并不包括5G。

    锐迪科创始人的“二次创业”

    尽管翱捷科技2015年才成立,却接连受到阿里巴巴、小米的青睐。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持有翱捷科技17.15%的股份。另外,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是翱捷科技股东,持股比例为1.09%,该股东背后投资人之一正是小米科技。

    阿里巴巴和小米看重的,或是翱捷科技的创业团队。其实控人戴保家,正是国内IC设计公司锐迪科的创始人之一。2014年,紫光集团以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其后又将其与展讯合并,组建新公司紫光展锐。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科投)也曾向锐迪科提出报价。后来,并购失手的浦东科投,转而支持戴保家创业。翱捷科技于2015年4月成立,当年11月浦东科投便作为天使轮投资者进入。

    在浦东科投等资本的支持下,翱捷科技开启了连续并购之路。2016年2月,翱捷科技收购江苏智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5月,翱捷科技完成对美满电子(Marvell)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

    特别是收购美满电子移动通信部门,对于翱捷科技而言尤为关键。该公司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获得了Marvell基带IP、Thin-modem产品线以及成熟的基带研发团队,另外,ASR还接收了Marvell现有基带客户。收购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

    戴保家也对外表示:“Marvell的基带研发团队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基带研发团队,随着他们加入和Marvell成熟IP的注入,加速了翱捷科技成为手机、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市场的国际领先者的进程。”

    尚无5G产品面市?

    翱捷科技表示,目前全球Fabless型芯片设计厂商中,仅有公司、美国高通、联发科、海思半导体和紫光展锐等极少数企业具备5G蜂窝通信芯片的研发能力。

    不过在回复公告中,翱捷科技用4G基带芯片与紫光展锐以及海思半导体对比。公告显示,通过查询下游已上市模组厂商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以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公开信息,各模组厂商采用的4G基带芯片供应商中,翱捷科技向其中4家供货,紫光展锐、海思半导体则分别向其中4家和1家供货。

    来源:翱捷科技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翱捷科技已销售产品可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2G/3G/4G、LoRa、WiFi、蓝牙、NB-IOT,唯独没有5G。紫光展锐、海思半导体均支持5G,但不支持LoRa。

    对此,翱捷科技表示,公司与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等企业在产品核心技术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系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成立时间较早,在技术积累上存在一定先发优势。未来公司将持续扩大公司产品在物联网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逐步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基带市场。

    与翱捷科技已销售产品尚不支持5G通信协议相比,紫光展锐于2019年2月便发布5G通信技术平台——马卡鲁及其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

    根据信通院数据,2020年1月~7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7750.8万部,占比44.2%;2020年7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更是达到1391.1万部,占比62.4%。由此可见,5G产品已成为国内手机市场主流。

    关于翱捷科技有5G研发能力而已销售产品却不支持5G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2021年3月12日致电翱捷科技,不过电话未能接通。关于翱捷科技是否已推出5G产品,记者曾于2020年8月28日致电翱捷科技,其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不方便透露(这些信息),具体问题请发送至邮箱。”记者将相关问题以采访函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不过至截稿,仍未能收到回复。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银行股本周获北向重仓42亿,这只股今年被外资狂买百亿

    下一篇

    中国建筑间接控股子公司因合同纠纷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