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淡忠奎 每经编辑 毕华章
2月18日,安康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今年安康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2288亿元,年度投资550亿元。
在此之前,安康的另一件大事是旬阳撤县设市获批。今年2月初,国务院批复同意陕西省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以原旬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旬阳市的行政区域。由陕西省直辖,安康市代管。
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条信息,却忽略了将旬阳此次利好放在陕南三市的格局中审视。
实际上,地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的旬阳,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通南北。
这也是陕南三市的共同特点——在借势关中、成渝方面,有着巨大的便捷之处。甚至,《陕西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陕南三市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但融入是融入,陕南三市要如何从两大城市群借势呢?
不得不承认,在陕西整体经济版图中的,陕南片区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因为地处秦巴腹地,交通、生态等因素对当地发展多有制约。
但是,随着西安南下大通道相继贯通,商洛、汉中和安康与关中、成渝的联系越发紧密,近些年经济增速常居全省前列,势头迅猛。
一方面,陕南过去经济体量一直偏小,另一方面,陕南三市在“绿色循环”理念下,多年积累的特色产业优势也正在发挥作用。
比如县域经济层面,距离安康主城区较近的旬阳就是一个代表。
旬阳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龙行而过,形成一座天然的“太极城”。
近年来,旬阳主要靠生物、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优势,形成了农业以烟草、拐枣为特色,工业以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为主导,服务业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产业体系。
安康旬阳〡每经记者 淡忠奎 摄
2019年,旬阳县实现GDP187.05亿元,位列全省县域第13位。并于去年10月,首次进位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此番撤县设市,旬阳跻身陕西7个县级市之列(兴平、韩城、彬州、神木、华阴、子长、旬阳),也成为陕南首个县级市。
这不仅为区域发展储蓄了新动能,也拉开了陕南新一轮区划调整的序幕。粉巷财经(ID:nbdfxcj)注意到,旬阳之外,汉中、商洛几年前就开始谋求区划调整。
比如,汉中勉县筹备撤县设市,汉中城固、商洛洛南正积极谋划撤县设区,安康恒口镇筹备升级为市辖区等。
其中,勉县此前已经宣布“实现了撤县设市监测指标全面达标”,有望成为陕南第2个县级市。
区划调整意味着更高的城市能级,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和发展要素,多地谋划区划调整的背后,也正是陕南寻求经济“突围”的努力。
过去陕南片区多以农业为主,但随着产业调整,二、三产业破局的决心明显。而县一般以农业为主,涉农部门也更多,市则以工商业或者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多以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部门设置为主。
从县到市(区),也展现着陕南转型的决心。
陕西层面力促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陕南三市的走向颇受关注。
毕竟,相隔秦岭,三市处在“西安都市圈”的边际地带,还肩负“南水北调”重任。如何带动?如何既要绿色,又要发展?
此前,商洛已经被纳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年初,《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西安都市圈”,也曾提及“促进西安与铜川、渭南、商洛等周边城市头筹规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
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为商洛的方向和机遇。那么,汉中、安康有何动向呢?
年初,陕西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及“尊重陕南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加快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安康建设秦巴腹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旅游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汉中对秦巴区域中心城市筹谋已久。
2012年,汉中市政府层面就曾讨论过《支持汉中建设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中心城市的研究报告》等相关问题。
图片来源〡视觉中国
先看看竞争对手都有谁。同处陕甘川省际边缘的有广元、巴中、达州、安康、陇南、天水6个城市,2020年的GDP分别为1008.01亿元、766.99亿元、2118亿元、1088.78亿元、446亿元、666.9亿元。
从经济体量上来看,汉中以1593.40亿元位居第2位,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2019年,汉中市提出加快“六个中心建设”,即建设特色产业中心、信息物流中心、对外开放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科教文化中心等,以提高城市首位度。
安康素有“西安后花园”之称,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并不意外。
去年9月,安康机场正式通航,成为陕西第5座机场。不久前,西康高铁“升级”为国家投资项目,并追加投资25.9亿元。安康西站站房规模由8000平方米增加至20000平方米,配建6线存车场,预留重庆、湖南、十堰方向城际高铁引入条件。
届时,安康西站也将成为陕南最大的火车站。与此同时,陕西层面提出的“支持陕南建设多式联运内陆无水港”,安康段也将是重头戏。
年初,西安官宣GDP破万亿后,“西安都市圈”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对于陕南三市来说,也意义非凡。诚如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所言,西安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首位城市,前期主要是一个聚集效应,当其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辐射带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汉中、安康、商洛也正不断“拥抱”大西安。
比如,2020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好苏陕产业‘区中园’、西安‘汉中飞地’等平台,主动融入西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圈,特别是加快融入大西安、服务大西安,向其要资源、要市场商机。”
安康也陆续在西安启动富硒产品招商推介活动,并且通过飞地园区等形式不断加强与关中、长三角等地区的融合发展。
当然,可资借力的还不止于此。陕南地区,向北是西安“1小时半经济圈”,向西向南则是成渝“3小时半经济圈”,可谓左右逢源。
图片来源〡视觉中国
去年1月,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定位是“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陕南如汉中等城市,自古与蜀地交往密切,新增长极辐射之下,其城市地位也将会有新的评估。
与此同时,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城市联动发展。”
如今开放融合的发展趋势下,这可谓难得的机遇。
作为区域经济观察者,粉巷财经也曾撰文《安康与汉中,一个比一个生猛?》,讨论近年来汉中和安康等城市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陕南三市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特别是安康和汉中势头迅猛,前者近6年中5年GDP增速居全省第一。
在中心城市和经济圈成为城市竞争主流的背景下,身处两大经济圈的陕南如何突围,关键就在于如何借力、如何搭上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顺风车。
这对于陕南三市都很重要。
本文来自粉巷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