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ESG信息披露井喷阶段很快到来 应适时调整投资战略,融入ESG理念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15 18:05

    推动ESG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不仅有益于企业,也有益于环境、社会。绿色发展将要或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孙嘉夏    

    近年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交易所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

    “推动ESG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不仅有益于企业,也有益于环境、社会。绿色发展将要或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1月14日召开的由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办,商道纵横承办,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2021CRO全球责任峰会”上,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道。对于当前公众关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透明度、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在气候议题上应怎么样建立更好的ESG披露和沟通策略更好地把ESG信息披露出去等问题展开对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主办方供图)

    ESG信息披露的井喷阶段会很快地到来

    “应该说当前国内的ESG披露的报告数量可以看出来逐渐在增加,而且质量越来越好,大家对ESG的理解、理念转换是越来越到位。‘ESG’开始是E,E就是环境,所以,非常契合我们现在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李志青认为,ESG在中国的落地并不是偶然的。同时,对于企业如何能够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结合也提出很大的课题和命题。

    随着A股上市公司对ESG的认识不断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呈现一种怎样的变化?

    对此,李志青谈到,过去五六年一直讲ESG的沟通,也就是ESG信息披露的问题,现在很多研究结果已经发现企业接受度越来越高。ESG信息披露对社会、企业来讲是一个必需品。尽管目前它的披露数量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少,呈个位数的点数,但我们认为未来ESG在中国的发展它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速度,而应该是加速性的,朝着非线性往上升。

    “我个人感觉ESG的井喷阶段会很快地到来,把时间扩展到2035年要实现的目标倒逼来看,未来5年是最关键的,应该是可以突破50%—60%。到那个阶段的话,我们就不是沟通不够的问题,是怎么能够沟通得更好,让我们的沟通机制更加通畅。”李志青说。

    在他看来,推动ESG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监管、企业、研究机构三方面共同努力,从监管层面来说,证监会、交易所除了加强ESG信息披露的管理外,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操作性更强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企业自身除了强化ESG管理的意识外,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中,成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引入专业人才,从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强化ESG治理;研究机构利用机构的专业性引导不同行业企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管治和相关信息披露。

    以ESG为核心抓手 助力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当前公众非常关注的气候议题,随着国家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设置,慢慢气候行动会落实到具体的行业、企业中,会成为偏向于强制性的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金融机构越来越多把气候风险纳入到投资决策,因此,这也会对企业在披露气候的信息上提出更多的要求,或者是更高的期待。那么,企业应该怎么样建立更好的ESG披露和沟通策略?怎么样更好地把ESG信息披露出去?

    “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已经启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远期目标不要说,最近电力、钢铁、水泥产业预计也会陆续加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排放源企业和背后的投资机构,可能都要关注未来信息披露的要求,它会越来越高。”李志青补充,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碳减缓和碳适应两个话题。

    “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中,碳减缓和碳适应是两大应对领域,其中,碳减缓事关中长期气候变化的结果,必须尽快启动,而碳适应则是一个更长周期的应对行动。因此,建议短期之内更多关注碳减缓方面的指标,国家的规制和市场的要求都将越来越严格。碳适应方面,近期建议以自愿披露为主,更好树立市场形象,企业和投资机构如果能够及时地把自己在碳适应领域开展的工作和愿景披露给公众,是有助于树立更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当然这些披露背后也代表了经营绩效。”

    在李志青看来,如果对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些投资的方向和领域可能就会存在投资风险。这就要求深耕国内市场的投资机构密切关注产业领域将会出现的风险和机遇,适时调整投资战略,融入ESG理念,在创造价值和回报的同时,推动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将势必优化运转方式,即在转型的路径上会把低碳的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或者是让更多的外部机构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企业的方式。那对于企业来说,它应该怎么样更好地传递信号和信息?

    “转型是一把双刃剑,转得好可以往低碳、绿色,特别是共赢的方向转,转完之后,既绿色,同时又赚钱,但是转不好意味着什么?可能就会被淘汰出局。”李志青谈到,当前,国际社会上也关注到这个问题,提出“转型公正”的问题,或者“转型争议”的问题,从全社会的角度,转型一定是有一些获益,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损失和风险的部门。

    “建议企业要好好研究透我们未来20年到30年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然后要提前做出布局,哪怕你是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是属于被淘汰的行业产业,未来如果加速气候变化的应对和低碳的转型,这些问题估计可能会很快暴露出来,如果在此之前有更好地沟通,可以让企业、投资机构,尽可能地避免损失。”李志青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最新!蚂蚁集团已成立整改工作组

    下一篇

    如何推动ESG信息披露 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