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集团收购Tiffany之后,不但在奢侈品零售端加强了渗透力,也在上游和中游有了进一步发展,因为Tiffany除了零售很强之外,自己手上也掌握着一些矿产资源和中游加工厂。”朱光宇向每经记者表示,与此同时,“LVMH收购Tiffany的行动,对开云集团等‘对手’是一个很精准的打击,为自己今后铺好了一条大路”。
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编辑 董兴生
经过1年多的等待,历经数次波折后,奢侈品巨头集团LVMH欲“迎娶”百年珠宝品牌Tiffany(全称Tiffany& Co.)的世纪豪门联姻,终于在近日落下帷幕。
日前,LVMH 集团称,预计将于1月7日正式完成对Tiffany的收购。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旗下拥有珠宝品牌Bulgari(以下称宝格丽)等,但LVMH集团的腕表珠宝板块长期以来都是“拖后腿”项,此番将全球最耀眼的“钻石”Tiffany收入麾下,会对集团产生怎样助力?LVMH集团又将把Tiffany带向何方?
2020年的最后一天,LVMH集团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当地时间周三(12月30日),Tiffany 的股东以压倒性投票结果批准了LVMH集团10月29日新提出的收购报价。且对Tiffany的收购预计将在2021年1月7日完成。
图片来源:LVMH集团
新协议是LVMH集团以131.50美元/股的现金价格收购Tiffany,总收购价为158亿美元。这与2019 年11月原始协议中的135 美元/股,总收购价162亿美元相比,少了4亿美元。
“Tiffany并购案本身就是一个‘能看得到结局’的事件。”珠宝行业资深观察人士朱光宇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分析了这笔被视为“奢侈品史上最大金额交易”曾遭遇的重大波折:去年新冠疫情爆发,9月初LVMH集团突然宣布放弃收购Tiffany,引发业内外轩然大波,导致双方相继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从LVMH发难,到双方对簿公堂,一直到谈妥158亿美元的成交价,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商业谈判。新冠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或者是一个‘契机’,让LVMH有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朱光宇进一步向每经记者表示,在LVMH刚提出取消收购的时候,就有不少海外分析师已经指出了这一点。“很隐晦地讲‘如果Tiffany愿意降价的话,这笔交易还是有的谈的’。从表面上看,是LVMH对Tiffany的管理方式不满,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个要对方降价的借口,和普通人在市场上说‘老板便宜一点’没啥区别。相比原总价162亿美元,4亿美元的降价幅度基本可以被忽视。”
作为珠宝界的皇后,1837年诞生的Tiffany一直是享誉全球的珠宝腕表品牌,比宝格丽年长47岁,比卡地亚大了10岁,也是LVMH集团中,非常重视的一大板块。
LVMH集团于1999年成立了手表和珠宝部门,自2011年开始,着重增强该板块的业务竞争力,多年来收购多个品牌:如意大利奢侈品珠宝品牌宝格丽等。但这些年,手表和珠宝业务的营收在LVMH集团中的整体业务占比依然不高。
每经记者查看LVMH集团历年财报发现,从2017年到2019年,该集团手表和珠宝部门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均无太大增幅。营收分别为38.05亿欧元、41.23亿欧元和44.05亿欧元;营业利润则分别为5.12亿欧元、7.13亿欧元和7.36亿欧元。且值得注意的是,手表和珠宝部门贡献的营收在LVMH集团的占比逐年下降,从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8.93%、8.8%和8.2%。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而Tiffany则有着稳健的营收,虽然受疫情冲击业绩有所下滑,但已开始逐步恢复。2020年11月底Tiffany公布了(截至10月31日)第三季度关键财务数据,公司净利润大涨52%至1.19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延续了一贯的强劲表现,销售额同比增长逾70%。
贝恩咨询研究显示,珠宝已经成为奢侈品市场表现最好的领域之一,中国等新兴市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珠宝等硬奢侈品类的兴趣愈渐浓厚。
可加,此番Tiffany的加入,将与LVMH集团手表和珠宝部门的TAG Heuer(泰格豪雅)、Zenith(真力时)、Hublot(宇舶)和宝格丽、Chaumet(尚美)和Fred(斐登)等品牌一同,助力集团业绩增长。Bloomberg的统计数据亦显示,加上Tiffany之后,LVMH集团将超过历峰成为全球第一大珠宝集团。
“LVMH集团收购Tiffany之后,不但在奢侈品零售端加强了渗透力,也在上游和中游有了进一步发展,因为Tiffany除了零售很强之外,自己手上也掌握着一些矿产资源和中游加工厂。”朱光宇向每经记者表示,与此同时,“LVMH收购Tiffany的行动,对开云集团等‘对手’是一个很精准的打击,为自己今后铺好了一条大路”。
在朱光宇看来,LVMH集团收购Tiffany目标明确且结果成功,是奢侈品行业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接下来或将对Tiffany进行“深化零售、改善店内体验以及提升电商占比等改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