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段炼
12月28日,中国精算师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编制报告》(以下简称《编制报告(20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疾病谱及重疾发生率已发生较大变化。2019年1月以来,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中国精算师协会积极组织行业力量,历时近两年,圆满完成了重疾表修订工作,并于2020年11月5日正式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以下简称2020版重疾表)。
中国精算师协会人士表示,编写《编制报告(2020)》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实现重疾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二是行业内外及国际技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三是国家多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考。
2013年,中国精算师协会在原保监会的指导下,组织行业首次编制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改变了过去定价、准备金计算等依赖国外经验的现状,使重疾发生率表真正反映了中国被保险人的特征。特别是同步出版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编制报告》,详细记录了重疾表编制项目的背景、组织架构、编制过程、项目成果、技术方法和经验分析结果,为健康险产品创新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也成为随后这些年健康险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金融供给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健康中国2030”、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战略部署要求,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国家到行业层面对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国家领导人也于近期对人身保险扩面、提质、增量稳健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此背景下,对2020版重疾表背后所蕴藏的大量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产品梳理、趋势研究、数据标准与口径等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就变得更加重要且必要,否则,对健康保险产品创新、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将大打折扣。同时,为满足行业内外深入了解本次重疾表编制情况的强烈愿望,更加充分地展示重疾表修订项目研究成果,中国精算师协会延续上版重疾表编制过程中好的做法,同步编写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编制报告》,并公开发布。
中国精算师协会人士表示,重疾发生率是保险公司设计重疾险产品、厘定费率及提取法定准备金的重要基础,然而,对重疾险产品演进规律认知、风险因素趋势判断、客群特征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升级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仅依靠2020版重疾表是远远不够的。《编制报告(2020)》从更加细分的维度,展示重疾发生率的人群地域差异、发生率趋势变化、出险的具体原因和疾病谱变化、重疾发生后的生存率情况,也对近几年重疾市场的产品演进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重疾新增业务和存量业务对照进行了分析,从而能够为重疾险的开发和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编制报告2020》有哪些亮点?
一是基础数据规模大质量高,能够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本次重疾表修订项目共收集疾病保险产品约2900款,收集承保数据近4亿条、理赔数据约587万条,可满足多维度分析的信度要求;收集到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GBD数据库等充足的人口、医学及国际数据,可支持多方位的分析比较。
二是拓展了分析广度,延展了分析深度。在上一版编制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分析和生存率分析章节,覆盖了重疾险经验分析的各个环节,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同时在部分专题中延展了分析的深度,如对死亡原因分五级展开递进分析,不仅能分析是否因疾病死亡、是否因重疾死亡,还可以分析至因何种重疾死亡,如果是恶性肿瘤还可以具体到肿瘤部位。
三是编制技术全面升级,文本记录更加详实。本次重疾表编制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编制技术有了较大提升,增加了人工智能理赔清洗、疾病定义差异研究、趋势研究和曲线修匀等技术专题,更新了数据收集方案,升级了高龄外推方法,对编制技术、方法的研究选择进行了详细记录,进一步提升了报告的技术参考价值。
下一步,中国精算师协会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成果推广。利用多种方式向行业内外宣讲展示项目成果,开展国际交流,扩大保险业国际影响力。二是深挖项目潜在成果。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积极整合行业及高校力量,进一步挖掘项目潜在成果。三是探索建立重疾表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跟踪市场环境变化,适当缩短重疾表编制周期,动态更新重疾数据库,提高重疾表的科学性、准确性。四是推进经验分析人才技术发展。整合行业技术、人才和资源,扩大经验分析工作领域,加快经验分析人才培养,推动经验分析工作走向深蓝。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