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货币体系建设是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变革的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20 19:00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陈星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已有很好的开端。在政策鼓励下,海南、深圳、广州、北京等地正在进行一些创新,也有一些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推出。

    12月18日,2020文化金融服务“双区”建设(深圳)高峰论坛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发布会在深圳文交所举行。

    发布会上,深圳市文化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文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项目策划、资源对接、融资规划、融资对接、项目管理、项目退出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文化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深圳市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全面对接。

    会议期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做了主题为“‘双区’背景下的金融‘新基建’:货币与数据”的演讲,指出货币体系建设是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变革的重点。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专家委员会委员魏鹏举做了主题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演讲,在分析“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共识点以及发展痛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文化金融“监管沙箱”的构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做了主题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与深圳文化金融发展”的演讲,分析了深圳市“双区”建设中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环境,指出了文化建设对于深圳发展的重要性与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逻辑关系,随后金巍重点介绍了知识产权及版权的质押贷款、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证券化、信托业务现状。
    对于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金巍曾多有论述,认为知识经济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极好的经济环境,但显然知识产权证券化需要更多的条件,比如完备的信用体系、完善的法治环境。

    在稍前发布的文章中,金巍指出,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已近20年,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目前只有寥寥数个案例,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尽快在这个领域有较大的突破。

    他认为,金融科技对整体金融体系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影响,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作为其中的一种很小类的金融工具(产品)也不例外。金融科技能够重构信用管理体系、资产评估体系。如大数据正在为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定价、风险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而区块链被认为能够实现相关主体资产、交易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但也有一些风险蕴含在其中,包括传统风险在金融科技应用中的体现,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也有一些新的衍生风险,如技术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突然,支付宝、微信再也不能存款了!为什么不可以?央行官员权威解读来了

    下一篇

    每经19点丨国药控股回应附属公司被美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英国卫生大臣:新冠病毒新毒株在英已经失去控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