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戴锦华:互联网时代使得分众时代到来,中国电影产业要多元化要分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30 18:37

    “但我真的不认为电影可以完全转移到网络上生存,电影如果完全寄居在网络生存,那么它还是电影吗?”戴锦华反问道。她认为,电影在20世纪所实践的社会功能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近日,在腾讯举办的探讨科技和文化关系的腾云峰会“流动的边界”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互联网时代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分众时代,它和工业文明所创造的大众社会、大众文化的时代开始发生快速的分裂。中国电影包括工业化的成熟,在于整个产业要多元化,要分层,要有不同的诉求。”

    “希望电影产业稳妥推进工业化,不单纯以速率来显现它的成长”

    “我之前在点评某些电影时曾被一些观众批评,他们觉得电影院复工后,有电影看就已经很不错了,哪怕不好都没有关系,我其实特别高兴能发现这些人的存在。”谈起疫情影下电影行业,戴锦华笑着说道。

    作为电影文化艺术研究的著名学者,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冲击和变化也让戴锦华不断思考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她看来,很难判断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但不否认的是,从电影产业的规模来看,当下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还处在一个进程、推进之中,无论从商业化、工业化、市场化来说,都还是有待成长的过程。

    戴锦华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每经记者注意到,从全年电影票房跨入百亿时代,到突破60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如今,单部影片票房也已实现近6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持续推进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始终围绕着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如何和中国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的取向,会成为一个让社会成长的力量,其实我更关注的是这样的东西。”戴锦华认为,工业化并非简单的技巧和生产问题,讲什么故事、如何讲故事,建立和社会对话关系等都是工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戴锦华眼中,并不是高票房的电影就一定意味着与社会的对话是成功的,因为票房高低存在太多偶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种‘水乳交融的对话’状态是中国电影人更应该关注和学习的地方。文化产品最终是与人对话和深入人心。”

    疫情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加速了电影产业链各个层面的融合,无论是工业化进程,亦或是市场整合速度。对于种种变化,戴锦华坦言:“我希望电影业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电影行业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因为太快了,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影业各方面都来不及成长,来不及成熟,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它稳妥地继续推进,而不是单纯以速率方式来显现它的成长。”

    “网络推动世界进入分众时代,要维系整个电影产业多元化、分层化”

    “我之前在美国一些艺术影院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一进去从后面看都是白头发,而且坐得稀稀拉拉的,‘夕阳感’很强烈。本来经营已经举步维艰了,疫情对公共场地的冲击再次加剧了影院这种情况。”戴锦华回忆称。

    疫情带给电影的冲击是必然的,但无疑也加速了电影产业线上线下的融合与互补。电影院的停摆,推动着一些影片走了线上发行平台。例如《囧妈》《大赢家》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肥龙过江》《春潮》等则以付费超前点映的模式走向视频平台。

    “但我真的不认为电影可以完全转移到网络上生存,电影如果完全寄居在网络生存,那么它还是电影吗?”戴锦华反问道。她认为,电影在20世纪所实践的社会功能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谈起以奈飞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戴锦华频频用“矛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一直认为网络平台对于电影会有不利的影响。但近几年我在网络上看电影,有很多的影片都是奈飞投资的,就是这种矛盾的状态。”戴锦华解释道,奈飞等数码新贵,的确是一个新的资本池、资本涌流的空间,所以它们也拥有最为充裕的资金,是最可能去支持文化发展,进行社会关注和艺术关注的。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戴锦华判断,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整个世界进入分众时代,20世纪的大众文化不复存在,电影工业从大众变为小众,但在电影中,又有不同的分众,这是一个总体的趋势。

    “一部几百万拍的电影虽然只收获了几千万票房,但可以继续拍下一部,并且与想要连接的观众相遇了,那就是赚了;一部几个亿拍的电影最后票房收入了十几个亿,就一定是成功吗?有的时候未必是一种成功,而是一种岌岌可危的赌博或者冒险。”

    戴锦华强调:“每个电影系统背后的工业支撑和生产结构都是不同的,没有高低之分。完全不同的体制和路径,在寻找着不同的观众,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包括工业化的成熟,在于整个产业要多元化,要分层,要有不同的诉求。”

    在她看来,对待电影和整个行业,要充分意识到:一个大的制片公司不可能每年没有一两部大项目大制作去豪赌,但要维系整个产业,本身多元化是必须的。“小成本不一定就等于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也不一定等于小成本,可以有很多小成本、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诉求的电影,在制作本身也是一种资金安全。事实上,资本有时会推动狂想的实现,但有时太多的狂想对于市场和艺术未必是适宜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ST富控:已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下一篇

    “如果杜甫有手机,他还会创作诗歌吗?” 后疫情时代“科技+文化”如何更好表达?李敬泽们这样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