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候选案例:金牛区以优化服务“小切口”推动项目审批“大提升”

    2020-11-26 11:44

    报送单位:金牛区

    背景介绍:作为成都市五城区面积最大、土地储备最多的城区,金牛区抢抓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机遇,浓缩成都经验,围绕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成功孕育培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并联并行办理机制”,创新推行“策划包装-招引落地-项目促建-投产运营”重点项目全流程全链条服务模式,聚力破解招引难、落地难等痛点堵点问题,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推广改革提供了有益示范和借鉴。 

    案例经验:金牛区坚持“减放并转调”多措并举,加速实现审批流程、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迈入“快车道”。

    2019年4月,成都德商金泓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宾锦麟天玺花园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用时仅两个月,全流程审批用时仅仅12天,较改革之前大大提速,这不仅为企业节约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成本,更是为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近 600 万元。

    三项举措,优化审批程序

    一是并联并行,重构审批流程。坚持全流程、全覆盖,通过再造审批流程、规范中介服务、开展“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改革,审批事项从71项精简为33项,参与部门从24个减少为15个,全流程审批总用时从219个工作日压减至20-90个工作日以内,部门审批平均总用时控制在25个工作日内。

    二是并重并举,重置管理体系。通过“一张蓝图”统筹项目生成,“一个系统”提升审批统率,“一张表单”规范办事指南,“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三是并驱并力,重立监管方式。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合巡查、工作人员与办事企业双向评估、督办与追责两头促进等方式,健全全流程管理机制。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创新推进“市场+现场”两场联动新方式,构建覆盖“主管部门、企业、项目”三级智慧监管服务体系。

    三个创新,提高审批效率

    一是建立全流程全链条推进机制。构建以项目为中心,贯穿项目“策划包装—招引落地—项目促建—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开展“金帮办”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二是开展施工图数字化审查。推广实行电子审图,取消施工图行政审查。探索部分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审图服务政府“买单”。截至目前,数字化审图平台已完成项目审查724个,减少企业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一半以上。

    三是创新现场勘验方式。全国首创行政审批现场勘验标准化电子化,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预约”勘验时间、“一张表单”知晓审查要点,现勘人员通过“一次记录”全程取证、实时反馈勘验结果,确保现场勘验全过程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主要成效:金牛区始终将企业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2019 年金牛区投资总额 571.20 亿,通过项目审批流程再造,预计可节约建设单位资金成本 18 亿元(按行业资金利息计算方式)。据第三方测评反馈,企业公众对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满意度达100%。2019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2020年8月,金牛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并联并行办理机制”成为全省唯一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报、四川观察、新金牛等各级媒体进行了宣传推广。

    自荐语:金牛区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基层执行层,始终坚持企业视角,聚焦企业报建审批堵点痛点,主动破解难题自我加压,持续优流程、减事项、提效率,赋能增效助企业,真正让企业公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上一篇

    候选案例:创新审批承诺制名单,开辟公司企业绿色审批通道

    下一篇

    候选案例:金堂县倾力打造“金心办”政务服务新样板 开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境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