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肖芮冬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周期,使得医疗健康行业、企业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市场分析机构CB Insights发布的《医疗健康行业2020第三季度投融资报告》显示,这个季度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规模创下新纪录,总额超过218亿美元,共有1539笔投资交易,环比增长18%。
我们已经连续多次成为该报告中全球最活跃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之一,今年以来,更是率先成为一家连续三个季度与美国OrbiMed、NEA、CASDIN等齐名的中国创业投资机构。
与此同时,我们在退出方面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今年以来,我们共有9家医疗健康企业,包括Schrödinger,三友医疗、甘李药业、神州细胞、康希诺生物、再鼎医药等,在纳斯达克、香港交易所、A股主板及科创板等上市。
对于启明创投而言,我们并不是在这次医疗健康风口起来之时才进入这个领域投资。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就已经决定将医疗健康作为包括TMT在内的两大投资领域之一。
很多人问,启明创投为何决定投入到医疗健康领域?回想起来,动机非常朴素——希望“救人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同时,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
作为风险投资,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坚持投资于企业发展的初期,帮助那些真正有改变世界能力和实力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成就他们的梦想。迄今为止,启明创投在该领域的投资,仍有70%~80%集中在早期和成长期的投资。2014年,我们投资再鼎医药时,包括创始人杜莹在内,团队只有2个人。2017年再鼎医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随后市场始终客观反映其市值,成为中国新药研发领域的代表公司。今年,再鼎医药成为首家在香港主板19C二次上市的生科股。
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启明创投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完成了超过120家企业的投资。我们精准地布局了5大领域,其中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是从投资的早期阶段我们就已经坚定看好的,数字医疗则是我们抓住了近年来数字科技与医疗健康领域不断结合的大趋势,因此新增的投资领域。幸运的是,启明创投原本就有非常强大的TMT投资能力,我们可以说“顺理成章”地实现了两个领域的“跨界”。
我们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与我们起初的判断基本一致。今天,能人达人所不达,我们投资的很多企业都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成为真正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优秀企业。今年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有着“中国胰岛素之王”美誉的甘李药业,启明创投自投资到陪伴企业上市,整整走过了10年2个月的历程,而甘李药业凭借其扎实的科研能力,不仅仅在中国市场成为领军企业,同时,也获得欧美成熟市场及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
我们为何坚定地投资于医疗健康领域?首先,我们相信,需求驱动行业的发展。我们注意到,GDP的增长,政府的政策利好、中国家庭收入的提高都成为人们追求更高生命质量的“基石”,而人口老龄化及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也要求医疗健康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之相匹配。
其次,优秀的人才成为创业创新的生力军。中国有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研究人员成为创业者,或者加入创业企业。他们拥有非常广阔的视野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创新技术、模式,提供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此外,二级市场的政策利好,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科创板、创业板以及遍及A股的注册制改革,也将容纳更多的优质医疗健康企业。
17年前,为了解决SARS的医疗科研资源,我曾经在内地、香港和西方之间奔走。今天,国内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与当时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创新、中国的技术不再是跟从者和模仿者的角色,是超越者和引领者。
仅启明创投投资企业,就有60多家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其中不乏“全球首发、全球领先”,康希诺生物的重组新冠疫苗的研发水平领跑全球,义翘神州在全球首发新型冠状病毒科研用蛋白,推想科技全球首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AI系统……
我们相信,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及数字医疗等领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机会。未来整个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预测,我在10年前就曾经谈及。
对比全球同领域的标杆企业,中国企业拥有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我们期待来自中国的全球领导者为社会带来福祉。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