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时隔近三年,GOFUN科技再次获得融资。
“GOFUN科技近期已与数名投资方达成B轮融资最终意向,金额为数亿人民币。本轮融资参与者主要为大型国家投资基金及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现有产业投资方也选择继续加码。”GOFUN科技CEO谭奕日前向记者表示。
据谭奕透露,GOFUN科技未来还有上市计划,目前正在与国内投资银行进行相应规划。“保守估计应该是2-3年内,但是具体还需要与券商做更多工作,要根据融资节奏和规模发展情况来看。现在注册制的发展对上市的友善性也在提升,所以我们上市的可能性很大。”谭奕说。
GOFUN科技CEO谭奕(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受资本青睐或因业务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GOFUN科技的运营主体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首汽集团针对移动出行推出的一款共享汽车产品。GOFUN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的即取即用、分时租赁,于2016年2月正式上线。
彼时,共享汽车及其他共享经济行业都呈现爆发式增长。有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末,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高达1159.56亿元,而GOFUN也在2017年11月24日获得了由大众汽车、奇瑞汽车联合投资的2.14亿元A轮融资。
不过从2018年开始,随着途歌出行、盼达用车等公司频频“爆雷”,共享汽车行业一度陷入资本冷淡期。有分析认为,运营困难、用户体验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成为共享汽车发展的阻碍,同时共享汽车还存在车源、运维成本过大的问题。
尽管资本市场对共享汽车行业热度下降,但消费者仍有较大需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共享汽车平台月活用户规模达到高峰359.9万,后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2020年3月后逐渐回升,2020年5月达358万,共享汽车平台使用时长持续增长。
在此背景下,GOFUN科技针对车源、运维成本过大等问题,提出了将自营门店转为加盟,同时在未来不断收缩自营门店,以输入管理的形式,转为与主机厂合作,在购车阶段引入“出行包”,让车主通过共享租车的形式抵消购车成本等解决方法。
图片来源:GOFUN出行官网
同时,GOFUN科技还与华为云、蚂蚁集团进行合作,结合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车辆等资产、场站、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大数据算力匹配用户出行需求,解决运营困难、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有观点认为,GOFUN科技在共享汽车行业于资本市场遇冷之后还能获得融资,除与消费者对于共享汽车仍有较大需求有关外,还与GOFUN科技近段时间业务转型带来的发展模式变化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在本轮融资之后,GOFUN科技将在车辆来源、软硬件支持、线下运维、标准化服务等方面进行迭代升级。
商业模式探索“两条腿”走路
在出行领域做出转变之余,GOFUN科技还将业务拓展到车主服务业务领域。谭奕称,GOFUN科技已进行了品牌升级,形成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两个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车服的架构。GOFUN CONNECT体系也升级至2.0版本,涵盖从车辆生产、投放运营、车后市场服务、金融、保险、二手车买卖等领域。
据谭奕透露,GOFUN出行业务中的运营车辆定期需要加油、维修、保养等,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打造车主服务业务的可能性。据了解,GOFUN车服将提供送车上门、取送洗车、取送保养、取送维修、取送加油、取送充电及道路救援等车后服务。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伴随保有量增加,车主服务业务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也引发了众多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军此领域。
有分析认为,GOFUN科技在车辆运营管理技术、数据等方面具有长时间的积累,可以对下游的消费和服务进行串联,具备打造车主服务业务的能力。
图片来源:GOFUN出行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GOFUN车服还允许C端车主及经销商入驻GOFUN科技平台,GOFUN科技会托管这些车辆并进行运营管理,从而为车主及经销商带来收益。按照规划,GOFUN科技计划在2021年选择30万辆车投入平台使用。
此前,特斯拉也有过类似做法,不仅推出了准许其他人共享车辆的“汽车访问”(Car Access)功能,还建立了一个名为特斯拉网络(Tesla Network)的平台。其目标就是当特斯拉用户不使用自己的电动车时,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车辆租赁出去赚钱。
对此,原罗兰贝格汽车组合伙人、多维海拓董事总经理曹芳宁表示,目前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发生巨变已传递至汽车产业的各端,即从汽车产权向使用权的转移,汽车趋于共享化和轻量化。
而GOFUN科技形成GOFUN出行和GOFUN车服两个子品牌后,其主营业务也从单一出行服务扩充至出行及车辆服务管理等业务,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式。而GOFUN科技的盈利模式也会从早前的自营租赁模式转化为基于平台运营流水抽佣平台服务费的模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