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40年•财经40人 | 从向市政府求助到市值3862亿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踩对了深圳这一鼓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8-24 09:06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文多    

    6a713919.jpeg?Expires=191376187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3XAQ3asqpbktnlVszXnTr297oY8%3D

    1980年8月26日,在中国即将启动加速腾飞的关键时刻,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下,深圳被确立为中国的经济特区。

    40年来,深圳在不同发展阶段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与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同步的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先企业。

    在这个中国最有名的特区,根植于这个城市的企业和企业家都以改革开放、敢闯敢试、公平效率、包容多元这样独特的“人格”而耐人寻味。本周的每经头条,将走近这些深圳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也体会深圳的成长脉动。

    f3f884a0.jpeg?Expires=191376187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y%2FaPOUfXMEP0daJ%2F4%2BAbOv3qfA%3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昊毅 摄

    首期公司:迈瑞医疗(300760,SZ)

    市值:3862亿元(截至8月21日)

    核心竞争力:体系化研发创新能力,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体系,全球深度覆盖、专业服务的销售体系,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售后服务体系等

    机构眼中的公司:“全球抗疫贡献卓著”、“长远发展动力充足”、“国之大器,稳健前行”、“医械航母踏浪前行”

    46c7532b.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66bRazLVJyT5NiBaNTAmFqXqD50%3D

    《硅谷热》中写道,在硅谷,有30多家半导体公司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而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也有着这么一个“深圳仙童”——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就出自这家“深圳仙童”。

    1991年,李西廷决定从安科辞职下海,改变人生路径。丢下“铁饭碗”去创业,这在当年的深圳,其实已并不算太稀奇。那时,李西廷和他的创业团队把办公室选在了安科附近,在蛇口港周遭的一间民房里。

    30年后,当李西廷在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园的迈瑞大厦总部回忆创业往事时,他对脚下的土地依然充满着感慨,“变化太大了,按当年的条件,从蛇口去罗湖都需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你看现在,多快”。

    30年,增长的是市值、营收、人口、GDP,还有年轮。但在与李西廷谈论创新时,依然能发现,他与迈瑞,乃至深圳仍在不断思考、改变。

    点击视频,听李西廷聊迈瑞医疗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深圳往事:钱不够,直接找市领导反映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李西廷与深圳的缘分,可追溯到1986年。当时,中科院和美国的一家高技术公司合资成立了安科——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当时的李西廷由于专业符合,被中科院调往工作。

    李西廷在安科时,与医院接触很多。“你看现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确实很大,但上世纪90年代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只有几个大医院才有现代化仪器,其余的都是基本仪器。”他举例道,“一个医院要1万多种医疗设备,中国只能做消毒柜、病床、镊子、夹子、针管,稍微有点技术性的都没有,缺得太多了”。

    缺失的背后是价格高昂,李西廷记得,在青岛,一台进口监护仪卖给医院的价格是13万元,但成本才几千块。1991年,40岁的李西廷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已经成为安科技术骨干的他,拉上了徐航、成明和等同事,成立了迈瑞医疗。

    96c8e47b.jpe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n90JmX8SbvTxOA%2FTed1PbDvMpEE%3D

    深圳蛇口渔港。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昊毅 摄

    一开始,迈瑞医疗靠代理医疗器械产品起家。期间,李西廷也开始琢磨,研发自身技术力量范围内的,又能在市场上形成需求的产品。当时他判断,医院对监护仪需求比较大。

    在研发第一台血氧监护仪时,迈瑞医疗就遇到了资金困难。李西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迈瑞医疗当时没品牌、没技术优势,也没有资产可以抵押,吃过很多闭门羹。他当时想到去找市领导反映困难,结果还真的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从当时的科技局批了95万元贷款给迈瑞用一年。

    第二年,迈瑞医疗的产品研发出来了,但生产又没钱。分管的领导,又通过信用合作社给迈瑞医疗批了500万元贷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也开启了迈瑞医疗的自主研发之路。

    在深圳,认真做事的企业,有什么困难找分管领导都能得到解决,这里真的对国企和民企没有区别,都是一样重视。”李西廷感慨,这笔钱帮迈瑞解了燃眉之急。

    但企业需要融资,靠领导的行政命令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深圳市政府就创新地成立了深创投产业基金和担保公司,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李西廷感受很深的另一点是,在深圳除了分管领导能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政府出台的政策和规章也都能落实到位——特别是这几年,给企业、社会的资金上的承诺都能兑现,而不是只能给企业优惠政策。

    对迈瑞医疗在过去20多年的迅速发展,李西廷认为,这是赶上了深圳发展高科技的红利——为了扶持产业,深圳市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落地人才、资金、土地,“在服务于经济这点上,深圳确实做得很好”。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产业培育:要的是吸引人才、建好配套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迈瑞医疗最初的办公场地,就在南山区蛇口港附近。这里面积不足深圳十分之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0多家,被称作中国最具硅谷气质城区。

    迈瑞在南山区和深圳一同成长,让李西廷感到“非常有幸”,“迈瑞是随着深圳改革开放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踏在了特区发展的鼓点上”。是深圳这样的创新沃土,成就了今天的迈瑞。迈瑞也在这里带动了产业的整体进步,应该说,今天深圳的医疗器械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已处于领先状态。

    da3b25be.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y0UxYl205X2MJ2TA9UfhOEwY0ac%3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晓庆 摄

    谈起政府如何支持产业时,李西廷认为,这是立体和系统性的,不光是资金和土地方面,还需要有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产业配套。

    首先,在像迈瑞这种以电子产业为基础的制造企业眼中,深圳的产业配套环境和条件,是我国产业配套最为完善、性价比最高的地区。

    迈瑞医疗95%的配件已经实现国产化,绝大部分可以在以深圳为原点的40公里半径范围内“搞定”,李西廷介绍:深圳的电路板全球领先,公司超声设备需要20多层的电路板,模具也开得很多,这对高科技公司是非常好的产业支撑。如果去内陆搞生产,则会有很多问题。

    在人才方面,李西廷深知,人才是维持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但对人才的吸引程度,不是一家企业就能营造出来的。好在,深圳一直在营造这样的氛围——不仅城市建设国际化,而且对高端人才的退税力度也很大,而且还在增加。

    5345694a.png?Expires=191376187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YE%2BKfqZZYUdgJmeUuJeNCrT1390%3D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深圳市南山区现有院士34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各类人才拥有量稳居全市第一。为增强后劲,南山区升级人才“领航计划”,仅“十三五”期间就安排了不少于60亿元用于各类人才引进、服务、奖励等。对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最高支持可达5000万元。

    不过,李西廷也谈道,虽然国内涌现出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但如果按营收10个亿以上算,规模以上企业还不够,产业链还要进一步优化。当然,这也不是深圳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一些思考引导创新的方式也要创新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回归A股后的迈瑞医疗,也重新回到聚光灯下。在今年1月举行的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颁奖典礼上,李西廷被评为2019年“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

    评审会给李西廷的评语是:“中国第一代医疗器械开发人员,中国医药行业十大领创人物,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的创业元老和灵魂人物。他带领迈瑞创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史上诸多第一,也是全球医疗设备的创新领导者之一。”

    创新领导者李西廷,围绕着创新这个词,自然也有不少话想说。

    创新对于迈瑞来说,是扎实的研发投入。迈瑞坚持把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近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建立起了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据介绍,迈瑞未来将持续保证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全球研发实力,同时对前沿技术不断探索,努力实现从局部医学影像领域的全球技术引领迈向全产线的全球技术引领阶段。在不断突破高端技术的同时,也会将高端技术和功能往中低端产品下沉,从而更好地普及高端科技。

    ca265a51.png?Expires=191376187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qAfa7cvi%2F5nwk2hhs4ds4W2LmsE%3D

    “创新是迈瑞的基因,也是迈瑞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李西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道:他理解的创新,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笨功夫”,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笨功夫”立足创新、“苦功夫”追求高端制造、“细功夫”建立工匠精神,这是迈瑞医疗发展的翅膀。

    但李西廷也看到,国内真正扎根于原创技术、有真正创新的公司还是不多——即便迈瑞要做这样的原创创新难度也很大。基本原理的物理、化学创新难度非常大,现在有很多是其他形式上的创新,但归根结底,真正要鼓励的还是前者。

    更糟糕的是,现在很多企业投机性很强,看到某个领域赚钱就都去做,一窝蜂跟上去低端竞争,造成重复浪费。

    “不能说看到火锅赚钱就去开火锅店,不赚钱了又去干烧烤。”他建议,还是需要用政策去引导这些团队创新。在这方面,他看到有两个问题。

    一是很多进行核心技术创新的团队,却不受社会认可。因此,首先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做起,给创新进行价值还原;第二,是对于真正创新的企业,要考虑怎么去承认,因为这些公司比较小,好多政策是享受不到的。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回应市场:医疗设备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1bbd2ce3.png?Expires=191376187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9p4Rw4iQI8Y6ROCZnubhE9GUdY%3D

     

    作为创业板市值3862亿排前的公司,市场也关注后疫情时代中,迈瑞医疗的增长空间有多大,会否遇到业绩天花板

    19c786c7.png?Expires=191376187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2o53QyTHHSD1vs1lVMNHkP2ASA%3D

    要探讨这个问题,可以先看看疫情对迈瑞医疗来说意味着什么。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迈瑞医疗是做什么的,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以前进不去的国家和市场这次都进去了。”李西廷说道。

    疫情下,海内外市场都缺呼吸机,很多人都来中国找。自3月疫情在全球多国暴发以来,迈瑞就收到来自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抗疫设备需求。可以看到,通过此次疫情引发的应急采购,迈瑞大量拓展了海内外高端客户群,迅速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

    在此期间,迈瑞的原则是不因行情和成本原因涨价,坚持品牌靠产品、产品靠质量。“最终还是要用产品质量来说话。”李西廷提出,产品品质与整体服务是迈瑞在疫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同时,整体响应速度、交付能力、临床支持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给全球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迈瑞对标准的要求一直很高,在美国每年2亿多美元的销售额,就是源于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才赢得了客户认可。

    1acadd7b.jpeg?Expires=191376187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lCSXMPFcAFfLuDDd4DCuIAe47s%3D

    那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呢?李西廷对也很乐观。他说,这次疫情主要拉动了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相关设备需求增长——公司是相应地提升了监护仪和呼吸机的产能,但不代表疫情会透支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未来的增长。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在疫情期间都认识到,自身卫生系统和疾控体系在应对重大疫情时不完善,势必会导致这些国家更加重视重症医学、传染病防控等学科建设,并扩大国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这些举措都将涉及相关医疗设备的采购,具有积极影响。”李西廷强调,一家医院需要1万多种医疗设备,全球的需求量也不会减少。

    从体量来看,很多国外医疗器械公司已有百年历史,一年的营收有100亿、200亿美元,而迈瑞呢,不到30岁,营收不过才100多亿元,相比起来,也可以说还是一家很小、很年轻的公司。

    这种差距,既是想象空间,也是一种鞭策。

    “中国的制造业,包括核心技术、科研能力、人才水平,都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不管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靠勤奋和效率来慢慢提升。”李西廷指出,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要想真正夺下国际市场,还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下一个10年,迈瑞的目标很明确: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前20名。

    (文中未署名图片均由上市公司提供

    41b4ef18.png?Expires=191376187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MCozkG9XQvrC8XQLWSQG6wwbcOQ%3D

    记者手记|国产医疗器械崛起需要不断创新

    以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以中低端为主,扎堆低价竞争现象严重,把产品打入欧美国家和地区基本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但一场疫情,让很多国家和地区认识了中国品牌的口罩、呼吸机。只是,若要在国际舞台长期有所表现,还是需要靠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说话。

    而迈瑞医疗过去近30年的成长历史、10多年的海外开拓经验,正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范本。

    正如李西廷所说,在美国每年2亿多美元的销售额,就是源于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严格。同时,迈瑞医疗将创新视为公司基因,每年都会将10%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之中。

    已出海的中国医疗器械品牌,也应如迈瑞医疗一样,用好当下的这块敲门砖,重视产品基本功,重视研发创新,以求得到更多海外客户的认可。

    我们期待,迈瑞医疗能够在营业收入和规模上更进一步,在产品管线上加大对高端、尖端领域的渗透,早日跻身全球20强;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像迈瑞医疗这样的企业能够成长起来,成为中国医疗器械的一张名片,从深圳出发,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记者:金喆

    编辑:文多

    视觉:刘阳

    排版:文多 陈彦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18只创业板新股今天集体上市——道达早评

    下一篇

    刘鹤:希望创业板更好服务成长性、创新型企业 支持更多的优质公司在国内上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