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40年•财经40人 | 资深媒体人刘晓博:城中村对深圳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8-24 13:45

    每经记者 刘海军    每经编辑 吴永久    

    “如果没有这些城中村 ,深圳的居住成本就会很高,城中村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很多在其他地区不得志的人,造就了很多追梦人。” 曾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深圳商报编委,现任深圳媒体研究会副会长、“特区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刘晓博直言道。

    作为一名来了深圳27年之久的资深媒体人,刘晓博对深圳发展有着比较深刻的认知和思考。

    (资深媒体人刘晓博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那时其他地区和深圳特区工资相差10倍”

    刘晓博是河南驻马店人,大学是在天津南开大学读的, 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

    “我1990年大学毕业 ,来深圳前在天津青年报做记者。1991年初我出差来过一次深圳,当时在天津航道局工作,来了一趟后,觉得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我们当时去了中英街 、罗湖国贸大厦、 锦绣中华等地方, 感觉深圳很发达 、很先进 ,感到非常震撼,于是就非常向往到深圳来闯荡。我大学毕业后第三年,1993年10月,当时《深圳商报》在筹办一份晚报,也就是现在的《深圳晚报》,我抓住机会进入了筹办期的《深圳晚报》,于是来到了深圳。当时挺多天津媒体人南下深圳, 天津的媒体还曾特意讨论过这个现象 。”刘晓博讲述道。

    刘晓博还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了当时选择来深圳发展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那时深圳特区的收入比其他地区高很多,相差10倍。我在天津青年报时是三四百月薪,在天津还算高的,在《深圳晚报》第一个月就拿到了四五千元工资。”

    城中村对深圳发展功不可没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媒体从业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刘晓博对深圳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

    在他看来,深圳资本市场的兴起对深圳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在《深圳晚报》刚做记者时,跑的是金融证券、邮电通信、深圳市统计局等口线,亲眼见证了深交所一路走来的成功与不易。

    “在2000年左右,很多人对深圳发展比较悲观,但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通,深圳从2004年之后开始快速发展,在2013年后更是快马加鞭,崛起了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带动了深圳经济的腾飞。”

    谈起深圳的发展,刘晓博重点提到了城中村的贡献。

    “深圳的市场化程度高, 政府管制少,由于这些各种原因形成了很多城中村,造就了很多廉价的租房,促进了深圳早期的野蛮生长。如果没有这些城中村,深圳的居住成本就会很高,城中村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很多在其他地区不得志的人 ,造就了很多追梦人。目前深圳的人口每年都在增长,人口基础非常扎实,这是深圳能长期发展的动力。”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深圳40年•财经40人 | 银河证券常利胜:年轻人人生第一站应该来深圳闯闯

    下一篇

    深圳40年•财经40人 | 张民忠:“商业化”赋能非遗传承更具市场价值与传播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