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新事物开始就有50%的人认可,那可能不够创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27 01:20

    每经记者 张潇尹    每经编辑 吴永久    

    3个人的初创团队,从几万块的项目做起,2009年成立公司,到首批科创板上市,郜春海掌舵的交控科技(688015,SH)走了十年。

    2019年7月22日,在交控科技上市锣声响起时,郜春海感慨颇深,“十年前绝对没想到会有这天。当时在大学当副教授,也没想着要做多大企业,更没想过进入资本市场,做研究主要是希望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有帮助,其实说白了,当时教书的人大多都不太懂企业、资本那套东西。”

    如今,曾“不太懂资本”的郜春海正在努力学习如何经营一家公众公司。“成为公众公司之后,需要满足和兼顾各方的诉求,尤其是对投资人。上市给我带来的很直观的感受是,可以放心去搞创新了,你看我们的募投做的那几个项目,如果光靠原始积累,特别是研发前期,要做成是很难的。”郜春海表示。

    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专访董事长·第三季》栏目走进国内城轨信号系统“领跑者”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专访将呈现一名学院派实干家的企业经营哲学,以及他对技术创新、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郜春海(站立者)与同事进行工作交流 受访者供图

    谈股价:不是我能左右的,能做的是把业绩弄好

    “股价这不是我能左右的,我能做的就是把企业和业绩做好,把公司的科创属性更多、更完备地展现出来。”这是郜春海对公司股价的看法。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试点和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试验田”,从去年7月开市至今,一直备受市场瞩目。

    作为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之一,交控科技在上市当天以37.9元/股的价格收盘,较发行价上涨134.24%。其后公司股价总体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收盘,公司近一年的股价涨幅为19.30%。在已上市的141家科创板企业中,交控科技的股价涨幅位列第四十七。

    事实上,放到科创板的火爆行情中看,这样的股价表现并不算突出,安恒信息、金山办公等公司最新收盘价较上市首日股价涨幅均超过200%,而榜首硕世生物的涨幅已超过600%。

    但是,在科创板轨道设备行业公司中,交控科技的股价表现无疑是领先的那一个。Wind数据显示,同为运输设备行业的中国通号和天宜上佳,相比上市首日的股价,截至7月23日收盘的股价分别跌去44.85%和43.11%。

    不过,郜春海对公司股价的态度很淡然,他认为股价难免会有炒作的成分,而那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国内资本市场的股价有阶段性,去年科创板刚开市的时候有一波打新潮,再比如今年三月份的新基建概念很火,但这些热点过去之后,就会步入调整期,所以我觉得有跌有涨是正常的。”

    “其实在上市后这一年里,我不太去看公司的股价,所以对股价也没有所谓的满意或不满意,这不是我能左右的,我能做的就是把企业和业绩做好,把公司的科创属性更多、更完备地展现出来。”郜春海表示。

    郜春海不看重股价的原因还在于,他认为当前还远没到评判科创板企业价值的时候,“既然是科创板企业,那就说明企业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当下这个阶段体现,这一点其实也是跟其他板块的区别所在,现在科创板上有很多没有利润的企业,要想看到企业真正的价值,是需要长线投资的。投资人应该去挖掘一个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后劲,一家可以持续创新的企业,在未来会有指数型的爆发增长,这才是科创企业的特点。”

    当交控科技成为公众公司之后,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成了郜春海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所以上市之后会感受到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投资人既然愿意为你的创新买单,我们也需要去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业绩,进而给投资人带去更多的回报。”郜春海说道。

    论创新:一开始有50%的人认可,说明不够创新

    “当时最大的痛点是,所有人都说你这个产品国外的大公司也在做,人家做出来的安全可靠,你拿什么证明你的也安全可靠呢?”郜春海回忆十年创业路时如是说。

    时针拨回至2009年12月4日,彼时郜春海及其团队决定走出实验室,成立公司。

    外界不知道的是,郜春海的创业起步颇具理想主义色彩。十多年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加速,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核心技术基本采用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外大企业的技术,产品被国外垄断,价格越来越贵。郜春海告诉记者,“当时给学生讲课,天天都在讲老外的技术,但国外公司为了保护专利,很多涉及核心技术的东西没有参考资料,我们讲课只是把外国产品的说明书拿来讲。当时觉得挺丢人的,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只能把引进系统的说明书作为教材,后来我就想,如果可以做个系统出来,拿来跟学生讲就会更生动。”

    最初的团队只有三个人,郜春海和初创团队一起商量决定,就花一年时间来做,有效果就继续做,没有效果的话,“大家就散了,该干嘛干嘛”。一开始,团队从实验室几万块的项目做起,后来成立公司,三人从实验室搬到了富海大厦,实验场地扩大到一百多平方米。郜春海回忆,“搬了实验室之后,我们又拉了一帮兄弟一起搞研究。那时候还年轻,几乎就在公司里面吃住,如果晚上干活干到很晚,就在水房里洗个澡,困了就直接在公司睡下。那段时间是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候,大家就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不难看出,郜春海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院派。1970年出生的他,199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控系后便留校任教。即使是创立交控科技之后,在学校教书依旧是其很重要的工作部分。郜春海坦言,起初成立公司、经营企业对他来说有些难。

    谈及创业初期的经历,郜春海有些哭笑不得,“其实直到2009年成立公司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开公司是要交税的,当时对企业经营完全不了解,包括ISO质量体系认证,我心想我自己的系统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去认证。”

    后来的郜春海意识到,一家无人问津的初创公司要想打开市场,拍着胸脯的保证是没有用的。“以我们的第三代信号系统产品CBTC(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为例,当时最大的痛点是,所有人都说你这个产品国外的大公司也在做,人家做出来的安全可靠,你拿什么证明你的也安全可靠呢?所以后来我们花了大力气去引入国际上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标准和体系,这是交控科技迈过的第一个门槛,引入国际安全评估认证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困难重重,但我们引入之后,就可以真正证明,我们跟国际巨头处在同一水平上,用户也就放心了。”

    “当你想去推一个新的事物,如果一开始就有50%的人认可,那可能这个事物还不够有创新性。”——郜春海谈技术创新

    2010 年,基础CBTC系统在北京亦庄线顺利开通,交控科技首个自主创新系统产品也随之落地。随后,交控科技并未止步,而是在CBTC的基础之上成功研制出I-CBTC(基于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FAO(全自动运行系统)等新一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郜春海回忆,交控科技的FAO系统是当时首个国产无人驾驶信号系统,但在推行时受到很大阻力,“因为像无人驾驶这样的新技术会带来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打破轨道交通原有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会需要调整人员架构,要说服既有生产关系的管理者,去做这样的变革并不容易,所以最大的阻力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当时FAO系统,我们光立项就立了两年。”

    为了推进FAO系统的落地,2015年至2017年间,郜春海不放过任何一个推介机会,“你没有其他办法,就是参与各种论坛和会议,真的是逮到机会就去讲FAO系统,同时不断地向相关部门作汇报,这个过程就是要让行业和政府不断地了解FAO。”2017年末,交控科技FAO系统在北京燕房线实现了工程化应用,成为国内首条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AO线路。

    郜春海对创新有自己的见解,“当你想去推一个新的事物,如果有10%的人认可就很好了,如果一开始就有50%的人认可,那可能这个事物还不够有创新性,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其必要性,但如果有10%的人赞成,90%的人反对的话,我认为这个事情值得做。”

    郜春海将这种创新形容为“自己建厨房的过程”,其表示,“其实创新就意味着你要自己‘建厨房’,你要自己切菜、炒菜、进行维护,在‘建厨房’的过程中你需要投入很多,承担很多风险,但当你把厨房建好,开始对外卖东西的时候,就会享受到巨大的红利。科创板之所以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就是支持这些企业‘建厨房’,让这些企业能在五年、十年之后可以对外卖东西,所以对于交控科技来说,科创板上市之后,我们更加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讲竞争:只要是良性市场,大家就应该共存

    “护城河是很难形成的,未来将是技术竞赛,只有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奔跑前进,企业才能站得住脚。”郜春海如是谈企业经营理念。

    尽管郜春海抱有国产替代的理想,但商业终究是个残酷的战场。

    在交控科技诞生之前,国内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均采用国外技术,在交控科技之后,国产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逐渐起步。但短短十年,国内已诞生12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商,截至2018年末,除了交控科技外,国内有其他6家公司已实现自主CBTC技术的工程应用,还有3家公司实现了I-CBTC技术的工程应用。

    交控科技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表示,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如果公司无法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及效益带来一定不利影响。郜春海也告诉记者,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几年下来,交控科技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排第一,但也就30%左右,加上其他几家零零散散的国产系统,国内整个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化的比例还不到50%,依旧是国外的系统占据大头。”

    不过郜春海相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国产队伍会越来越大。其表示,“也不是说要用国产完全替代进口,其实抛开国际形势,只要是良性市场,我觉得大家应该共存,因为中国市场占了全球市场的80%以上,而地铁跟铁路不太一样,国内的铁路建设相对封闭,需要有行政许可,而地铁行业则可以充分竞争,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我相信交控科技并不比国外品牌差。”

    目前来看,国外厂商中,阿尔斯通参与了巴黎地铁的互联互通建设,西门子、泰雷兹参与了纽约地铁的互联互通建设,此外,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庞巴迪等国际厂商均已经完成了FAO的工程应用。国内厂商中,通号国铁、华铁技术、众合科技与交控科技分别作为四条线路的信号系统总承包商进行了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的建设,同时各家厂商也在引进或自主研发 FAO 产品。

    郜春海认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下一个赛道将聚焦在VBTC技术,目前交控科技与国外企业处于同步研究阶段,而VBTC也是公司三大募投项目之一。郜春海表示,“大家总爱问‘护城河’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在未来社会,护城河是很难形成的,没有人能靠一条护城河就停在原地,未来将是技术竞赛,只有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奔跑前进,企业才能站得住脚。”

    看行业:未来10年,把5G等叠加在基建上

    “接下来的十到十五年是个黄金期,如何把5G、AI、大数据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叠加入到现有的基建项目上,是未来新基建的发力点。”郜春海谈行业发展趋势时如是表示。

    郜春海对与国外品牌的竞争颇有信心,但他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国产轨交信号要走出去仍有困难。据郜春海介绍,当前公司主要项目在国内,“先前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在越南拿了一条线在做,现在走出去相对不是很顺,不过,国际的市场相比国内很小。”

    事实上,即使只做国内市场,交控科技也依旧面对着能否实现完全国产替代的难题。郜春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原先我们总说全球化,更多地强调国际协作,但目前看来,当国际形势一旦变化,整个产业链都会面临挑战,尤其是‘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其实我们国家的辅助技术做得很好,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需要提升,交控科技其实不太受外界影响,因为核心系统全都是自主开发的,但是芯片还是靠引进,我们不会去做芯片,在芯片方面,国家也在做相关研究,看看能否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如果现有芯片无法供应的话,我们也有备选方案。”

    业绩方面,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72%,主要由于公司2019年度在执行项目较上年度有所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业绩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执行项目的收款情况?

    事实上,公司2019年年报提及,随着公司承接和实施项目的增多,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将保持较大规模。若宏观经济下行,出现较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延期收回的情况,将增加公司资金压力,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郜春海对此表示,轨道交通属于投资类项目。建设一条地铁线路的项目周期大约为五年,但在这五年期间,进度多少会有变动,有些项目的周期可能会有正负一年的差异,所以业绩有波动都是相对正常的,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的业绩肯定是良性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告

    下一篇

    每经专访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投资总监付剑峰:“抓大”亦不“放小”,自下而上挖掘母基金产业聚合潜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