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七月有个奇怪的天气现象!白岩松连线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25 10:44

    每经编辑 赵云    

    ec91da09.png

    “直通商学院”,

    中国财经院校报考权威平台;

    10,000,000+数据精准荐校;

    30+名校直播引路;

    点亮财经学子职业生涯↓↓↓

    cce6e297.jpeg

    全球新冠疫情数据,请下滑到文末查看

    7月以来,强降雨导致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内涝、山洪等灾害。24日至25日,江南、华南及新疆等地持续炎热,北京、天津也将加入高温行列,最高气温超35℃。

    一边是汛情,一边是高温,往年频频光顾的台风,今年七月为何罕见缺席?昨晚(24日)《新闻1+1》评论员白岩松连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解答让人牵肠挂肚的天气状况。

    3417b825.png

    今年异常的天气状况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形势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梅雨开始早,持续时间长。今年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入梅时间分别比常年同期偏早了7天、5天和11天。入汛以来经历了9次强降雨过程,全国64%的县都出现了暴雨天气。

    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超6成,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降水强度大。南方多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历史纪录,部分地区单日雨量达到一年总雨量的20%到30%。

    63af921f.gif

    异常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贾小龙表示,造成今年南方持续性强降雨,有两个方面成因: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61年以来,暴雨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暴雨天数每十年增加3.9%。

    冷暖空气对峙。去年秋季开始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气流把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强冷空气活跃,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使梅雨锋偏强,降雨明显偏多。

    c614e54d.gif

    以后夏天会不会越来越热?

    贾小龙表示,今年6月以来,江南南部和华南地区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多了5到20天。根据目前预测,8月份,随着副高的北抬,我国的雨带会向北抬,南方大部地区可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将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气候。

    67f97269.png

    全球变暖对我国影响明显。过去60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每10年增加0.5天。如果不加控制,高温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明显增长。

    今年或现1949年来首次7月“空台”

    7月份都快结束了,台风还没来,台风去哪儿了?

    贾小龙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会生成26至27个台风,其中6至7个会登陆我国。今年到目前为止生成的台风只有2个,7月还没有台风生成。

    今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

    fc910f74.jpeg

    今年副热带高压长期偏强,不仅使得其控制中心台风少,也使得江南等地入梅偏早和梅雨“暴力”。

    后期要关注北方汛情影响

    贾小龙表示,未来可能除了要防范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降水,北方地区海河流域、黄河上中游以及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汛情,后期也要关注北方汛情对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中国为何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

    e717b10e.png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个气候带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都会在我国出现,起码有30多种主要气象和次生灾害会在我国不同的季节发生。

    灾难和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该怎样应对?

    朱定真表示,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国有很多对气候极端性的暴露度和敏感度都较高的地区,对气候的少许变化,反应或反馈会比较明显,这个特别要当心。

    2f84dadc.png

    农业生产最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科学应对。

    未来防汛,哪些地区要格外注意?

    朱定真表示,随着雨带的北移,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已经“出梅”,华北雨季开始了。我国东北地区、淮河流域和其他偏北的地区,往往防涝准备不足,所以在极端天气情况出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防汛准备。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编辑|赵云 杜恒峰

    c86dae8f.png

    来源:新闻联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一根筋”的宁波,何时能打响“金字招牌”?

    下一篇

    股价一度暴涨14%,市值一夜飙升2300亿元!这家半导体巨头彻底爆发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