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赵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要等追兵踩到了脚后跟再努力”, 地处强者环伺的长三角,苏州向来不乏危机感。
身为制造业大市,今年1至5月,苏州市制造业投资逆势增长了27.8%,在17个万亿城市当中位居前列。成绩当前,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却坦言:
“苏州市的创新资源还相对欠缺,科技投入还比较有限,研发力量较为薄弱。”
6月30日,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成立大会举行,投资不低于200亿、占地500亩的“姑苏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当地媒体称,“这是姑苏实验室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苏州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用蓝绍敏的话说,提升苏州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必须把引领未来的“顶级平台”建起来。推进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建设,“不仅是承接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支撑苏州未来发展的需要。”
但一个现实是,环伺四周,放眼全国,建设姑苏实验室这样的“顶级平台”,苏州已不具备先发优势。
围绕国家实验室建设,仅在长三角范围内,上海张江实验室、安徽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浙江之江实验室、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等都已悉数登场。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苏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3家,排在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的最后。
此时“大手笔”新建姑苏实验室,苏州如何弯道超车?
聚焦“材料”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中国的科技创新版图中,遍布全国的数百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些覆盖几乎所有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实体,被称作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
如今刚刚揭牌,姑苏实验室便被授予“江苏省实验室”,未来目标正是升格成为“国家实验室”。
公开报道显示,该实验室将以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江苏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以及未来科技革命的前沿技术为“三大重点”;
在具体方向上,将聚焦电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前沿领域。
很明确地,这个承载着苏州未来的“顶级平台”聚焦在“材料”二字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薛群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石器、铜器到半导体,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制造业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卡脖子’技术,‘第一卡’就卡在材料上。”
若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过多,无疑将威胁到国家战略安全。多位院士在受访时均提到,苏州此举“符合国家战略需求”,“非常及时”。
城叔注意到,在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有人通过从沙子中“提炼”出纳米微球材料,实现了一项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替代。
据悉,占据生物制药生产环节约六成成本的“生物制药用分离纯化层析介质”,由于制备技术难度大,国内在这一领域的需求长期依赖进口。而国外供应商平均每年要提价10%,中国药企没有议价空间和替代选择。
如今,一家主打纳米产品的苏州企业,靠着过去在电子行业赚到的利润,完成了研发突破,并顺利成为众多明星药企的合作伙伴。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我们的纳米微球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简单来说,就是把沙子溶解,提取出硅烷试剂,再通过特殊工艺将其做成标准化的纳米微球材料。”企业负责人解释说。
只要功夫深,沙子也能变“金子”。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大市,苏州对高端材料一直有旺盛需求。《苏州日报》日前撰文称,姑苏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正是基于需求导向”。
苏州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有17万家工业企业,是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
2019年,苏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3.34万亿元,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4%,规模以上新材料制造业企业超750家,全省占比达20%。
不仅如此,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更表示,建设姑苏实验室,就是要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作用,攻克技术难关、补齐发展短板,实现苏州从“制造驱动创新”向“创新驱动制造”的积极进取型转型。
苏州转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1%的经济总量、2.4%的税收和7.7%的进出口总额,没有人会否认苏州是一个“强者”。
但一直以来,外界对于苏州高度依赖外资的增长模式不无担忧,“代工”名号更挥之不去。特别是今年一季度,苏州GDP(3743.93亿)首次被成都(3845.57亿)超过,特殊时期的阶段排名,亦需要警醒。
从“制造驱动创新”到“创新驱动制造”,可以视作一个转向的信号。因此,姑苏实验室能否如愿建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所言,苏州以国家实验室为长期目标,围绕着材料科学来建实验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
“材料科学,融合了多学科,材料科学做好了以后,对推动基础研究的多学科的发展肯定是特别有利的。”
以同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为例,同样着眼于材料科学,以打造国家实验室为目标,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4月。
两年多时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在《自然》等一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40余篇;引进18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成立10家产业化公司,并且整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寄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苏州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创新平台。这种迫切感不仅源于自身,也来自于周边。
隔壁省的合肥,不仅已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合肥科技局官网信息,截至2016年7月,落子合肥的国家级实验室就有13个。这其中,还不包括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资料来源:合肥科技局网站
2017年9月,备受期待的之江实验室在杭州市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正式揭牌成立。这个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出资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科研创新机构,将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灵魂”。
事实上,在江苏省内的科技进步考核评价中,苏州的成绩并不差,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经连续11年排名第一,但外界似乎很少会给她贴上“创新”标贴。
“非常支持姑苏实验室建设,我尤其认为苏州市需要这张名片。”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个城市一般需要什么名片?要有一所伟大的大学,还有一张名片是未来要打造的国家级材料平台。”
根据城叔此前的统计,在GDP突破万亿的城市中,平均来看,苏州、青岛、无锡、深圳、宁波等非省会城市的高等学校数量还达不到省会城市的1/2。
【猜你想看:身为经济强市,没几十所大学怎么行?】
以深圳为例,这座一直被称为“高校洼地”的城市,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大手笔投入,招引科研院所,来补平短板。
截至2019年末,深圳已有各级创新载体225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16个,部级创新载体604个。
用苏州自己的话说,对标先进城市和地区,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产业创新转型速度还不快、缺乏产业地标,创新主体发挥作用还不足、缺乏标杆企业,创新载体支撑力度还不强、缺乏高端平台。
但如蓝绍敏所言,“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今天的基础,就是明天的后劲,弯道超车考验的是“技术”。
记者|余蕊均 编辑|赵云 王嘉琦 肖勇
来源: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