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出现的方方面面问题,将来都能在一部法律中找到答案。没错,那就是民法典。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民法典草案等进行统一审议。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日程,5月28日,大会将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也意味着,民法典已是呼之欲出。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好不容易抢到的春运火车票,上车后却发现被人“霸座”该怎么办?
想动用公共资金维修小区电梯,却总遭到一部分业主反对,又该如何?
生活中,类似方方面面的问题,将来都能在一部法律中找到答案。没错,那就是民法典。
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民法典草案等进行统一审议。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日程,5月28日,大会将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也意味着,民法典已是呼之欲出。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一直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分别经过几次审议之后,总共7编再加上附则,共1260条,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条款内容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普遍对现有民法典草案的内容给予较高的认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介绍,民法典草案与时俱进,针对近些年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受争议的法律问题,比如高空抛物、高铁霸座、个人隐私等热点内容都有针对性的规定,内容详实、全面,充分体现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权利”的宗旨。
在各代表团对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过程中,代表们一致认为,编纂民法典,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也有助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记者一直在跟踪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的过程,并多次进行过相关报道。其中,很多关键的条款都是结合当前的实际在不断修改。
比如个人信息的范围,在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中,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审议过程中各方争议比较大,仍未完全贴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最后在草案三审稿中,将自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也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民法典草案的内容条款可以说几经锤炼,日臻完善。期待这部民法典早日问世,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人民权利。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