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本次解除合作协议,但海印股份仍留了一点“余地”。
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去年6月,因投资非洲猪瘟“神药”今珠多糖注射液而引起广泛关注后,海印股份(000861,SZ)经历了股价涨停、被指专利不实、公告笔误“乌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因信披违规被罚等一系列事件。
5月25日晚间,海印股份宣布解除上述项目的合作协议,原因系合作方未能在合同约定时间内获得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产销售许可。值得一提的是,海印股份虽解除协议,但似乎并未完全放弃,而是向由控股股东旗下子公司转移了项目。
5月26日,海印股份董秘吴珈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只是解除了协议,今后项目的推进由控股股东负责,项目进展不方便透露。”
5月25日晚间,海印股份公告称,因许启太先生、海南今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珠公司)无法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取得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产和销售许可,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合作协议去年曾在资本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
2019年6月11日,海印股份宣布与非洲猪瘟“疫苗”研究团队许启太、今珠公司进行合作,支持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初步计划收购今珠公司30%股权,作价9亿元。
时值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的防控关键期,消息一出,6月12日,海印股份一字涨停;6月13日,公司股价以6.03%的涨幅收盘。市值两天大涨逾10亿元。
然而,争议随之而来。“猪瘟神药”是否拥有专利?是否是疫苗?能否真正实现号称的92%的预防有效率?市场质疑声不断。随后,海印股份回应称“疫苗”表述为笔误,实则兽用制剂,而“92%有效性”是抄自国外新闻。
此后监管部门介入,2019年8月8日,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对海印股份作出行政处罚,指出海印股份与许启太、今珠公司合作开展用于防治非洲猪瘟的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产业化运营,相关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其中包括七大违法事实:公告披露的合同方专利技术申请状态与实际不符、合同方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与实际不符、履约保证金支付情况与实际不符、拟产业化运营标的类别不准确、今珠多糖注射液预防有效率缺乏相关依据、今珠公司未来业绩预测和资本运作等情况缺乏相关依据、未按规定披露《合作合同》重要条款。
证监会因此对海印股份作出给予警告、罚款35万元的处罚。当年8月20日,海印股份被深交所公开谴责。今年5月9日,海印股份这起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还被证监会列入2019年稽查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之一,点名海印股份“蹭热点、炒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本次解除合作协议,但海印股份仍留了一点“余地”。
公告显示,合同解除后,该项目仍有后续安排。5月25日,海印股份控股股东海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州印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许启太、今珠公司签署了《合作合同》,并对该合同的履行向海印股份作出单方面不可撤销的承诺:
如今珠公司的今珠多糖注射液依法获得农业农村部核发的《新兽药注册证书》或者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海印集团依约获得收购权利,则海印股份可向海印集团提出以下“转让或者收购”要求,要求将《合作合同》所涉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海印股份;或者要求由海印集团指定海印股份作为收购方,收购今珠公司股权。
为何做出如此安排?海印股份董秘吴珈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保护上市公司的利益,减少投资的风险,考虑到时间上可能没办法符合合约要求,所以先解除协议,今后项目的推进由控股股东负责。”
对于此举是否表明上市公司并未放弃该项目,吴珈乐并未正面回应,并表示不方便透露项目实际进展。
经历被市场关注和质疑、被证监会点名处罚的风波之后,公司近一年来是否有进行反思和调整?吴珈乐表示,“公司后续的战略规划都是回归主业做一些实事”。
海印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主营业务前三大板块分别为商业、房产、百货,分别占总营收比重为40.37%、31.08%、21.7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 1.21%。
今年一季度,海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下滑44.56%;实现归母净利润2388.99万元,同比增长5.01%。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