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赵云
昨天(4月13日)夜里,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在开展防疫用品出口过程中,有的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外方退货,扰乱防疫用品出口秩序,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现停止北京启迪区块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区块链)、爱宝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宝达科技)防疫用品出口。
有网友评论称,“不能坏了中国制造的名声”,“看到区块链公司卖防疫用品,总觉得哪里不对”……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启迪区块链、爱宝达科技的主业分别为区块链、声学产品,两家公司涉足医疗器械业务的时间均不长。
启信宝信息显示,启迪区块链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公司控股股东为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控股)。启迪控股是一家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聚焦科技服务领域的科技投资控股集团。
从经营范围上看,启迪区块链主要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业务。据智联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启迪区块链首次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可控数据交换技术,以区块链、协同计算、人工智能及加密算法等综合技术应用,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政务、能源、医疗、跨境贸易、数据资产化园区化建设、金融等板块。
不过,在3月23日,启迪区块链在其经营范围中新增了“经营电信业务,医疗器械Ⅰ、Ⅱ类”等业务。
截自启信宝
爱宝达科技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为自然人黄子芸。爱宝达科技由爱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宝国际)全资控股。爱宝国际官网介绍称,公司主要研发智能声学产品应用,产品包括无线蓝牙耳机音响和电竞产品等。
与启迪区块链的情况类似,爱宝达科技涉足疫情防控用品的时间也不长。爱宝达科技原来的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电器产品、音视频电子设备、电子白板的设计”等。2月18日,公司新增“口罩、消毒水、防护衣、防护眼镜、一次性手套、额温枪,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与销售、一类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等进入经营范围。
截自启信宝
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2020年第53号公告,为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监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对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红外测温仪、呼吸机、医用手术帽、医用护目镜、医用手套、医用鞋套、病员监护仪、医用消毒巾和医用消毒剂共11类涉19个海关商品编号项下的医疗物资实施出口商品检验。
商务部主办的《国际商报》报道称,这意味着,上述被纳入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须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出境货物通关单,海关方可放行,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将不允许出口。
这是继3月3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以下简称“5号公告”),要求自4月1日起,出口的新型冠状病毒测试剂、医用口罩等5类重点医疗物资须凭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且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后,中国加强医疗物资出口监管的又一有力举措。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
中国是医疗健康产品特别是医疗防疫物资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合规问题。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5号公告的发布清晰表达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产品质量安全、有序开展出口贸易的态度和主张。”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4月10日在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釆访时强调,对于正在遭受疫情冲击的各国处境,中国感同身受。近一个多月来,中国在自身资源还不能充分供给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医疗防疫物资出口,与全球共抗疫情。
自5号公告发布以来,出口企业正常有序报关,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积极反馈。很多海外客商表示,公告有效解决了其对医疗防疫物资货源信息不畅、货源真伪难辨的困惑和担忧。
疫情发生后,医保商会一直积极参与出口医疗物资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帮助精准快速对接海内外供需的同时,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把出口质量关。
“我们强调尊重各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和贸易竞争法则。”孟冬平指出,近期有海外媒体报道称,从中国购买的部分医疗物资有质量问题。对此,中方经调查发现,问题多是因进口、分发、使用环节对国标误解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并不是真正的产品质量问题。
由此看来,此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外方退货的两家公司,被商务部称为“严重影响国家形象”,的确不冤。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国际商报》指出,医疗防疫物资属于监管类产品,各国的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和质量监管体系各不相同。目前,对于医疗产品的标准管理、检验检测与认证,中国与其他国家间还不能做到完全对等衔接。依欧盟法规,企业向欧盟输出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应提供CE符合性自我声明,且必须通过欧洲本地代理公司在欧盟国家提交技术文档备案。但据医保商会了解,部分无资质的中介机构利用企业的法规盲区,签发无效的CE证书,使产品在进入欧盟市场时遇到障碍。
对此,孟冬平提醒出口企业清楚了解海外标准认证及产品合规要求,并引导采购商明确自身需求,了解合同所涉产品规格、标准、用途和适用范围,一旦出现问题,依照商业合同约定协商解决。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商务部官网、每经APP(记者 曾剑)、国际商报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