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靳卫萍:依托城市群发展赋能 新经济仍处启动爆发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31 23:34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刘艳美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传统产业遭受强烈冲击。危机之中,一些机遇也悄然出现。

    从远程会诊、热成像测温、AGV无人小车等创新应用,到全民在线办公、在家上课等应用场景,再到借助数字平台有序管理企业复工……新经济不仅成为科技抗疫中坚力量,更为疫后经济复苏、城市换挡升级提供助力。

    3月31日,成都举行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现场公布。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靳卫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新经济之于当下的中国,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引导工业转型。城市群的发展,则有助于赋能新经济。

    新基建带来新机遇

    “2014年以后,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其根本性原因是互联网成为‘平台’,打破了优质产品获取障碍、降低了交易门槛、推动了市场化改革,这正好打破了我国最薄弱又最迫切的改革痛点。”在靳卫萍看来,从经济学角度看,新经济并不新,“它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其实质就是生产手段的更新与变革”。

    对比“旧经济”,靳卫萍表示,新经济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等基础之上,带来的结果就是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集约化生产以后,利润就会逐步降低,新的利润,将产生于技术创新”。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也由此成为热门话题。

    靳卫萍分析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人和资源的汇聚与交流,而且还会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不管是城市化推进、19个城市群建设,还是“一带一路”、RCEP紧密贸易关系构建等,新基建都与传统基建一样,其目的是要实现人口汇聚与联通、贸易兴盛,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她指出,新基建不仅要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求,更要符合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在此过程中,城市新机遇也应运而生。

    城市群赋能新经济

    “不过,现在的新经济发展,基本上仍处于启动爆发阶段。要实现所有设备互联互通,其实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来的空间还非常大。”靳卫萍坦言。而在她看来,无论新经济还是新基建,未来发展的一大依托,正是城市群发展。

    城市群最直接的发展效应就是区域扩大,这可以为产业协同合作提供更多可能,也为资源腾笼换鸟提供更大空间。

    她表示,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产业集群至关重要。“这种产业集群,既可以是无数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也可以是卫星式的二线城市群为一线核心城市配套服务——这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即以城市群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链布局。”

    靳卫萍指出,无论是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还是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等等,“新基建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城市群成为越来越明显的发展主体,其目标就是首先实现一线和二线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除了空间上的扩张,城市群还能多方面为新经济赋能。

    一方面,轨道交通和5G等基础设施都对人口规模有所依赖。城市群的人口体量,不仅能够降低建设成本,还将提升生产和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通常会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而通过新经济和新基建,城市间的联通效率增加,城市群聚集效应将首先体现在一、二线城市,其收入差距有望缩小,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全国城市群平衡布局和发展,也有利于带动各区域发展,提高贫困地区收入,激发消费后劲,促进经济增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视频|迪拜世博会为何对这家成都企业抛出“橄榄枝”

    下一篇

    52%!PMI回升16.3个百分点 “深蹲”起跳意味经济回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