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近年来华创证券研究所引发的各类非议还不在少数。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暴露出了华创证券研究所在合规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日华创证券的“电话会门”事件引发了市场热议。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对于水准参差不齐的各类“专家”,券商往往会在事前进行把关,而这也反映了华创证券研究所对此把关不严。
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近年来华创证券研究所引发的各类非议还不在少数。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暴露出了华创证券研究所在合规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另有行业人士指出,之所以“假高管”“假专家”会有可趁之机,这与一些券商研究所为博取影响力的心态有关,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券商卖方研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据统计,在后来者不断居上的背景下,近年来华创证券基金分仓佣金收入增长显得有些乏力。
据媒体报道,针对此次“电话会门”事件,华创证券在今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电话会议中的“假高管”为遥望网络离职员工,而华创证券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些机构人士此前也曾遇到过“假专家”“假高管”。上海金舆资产基金经理赵彤今日向记者表示,这类专家是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邀请的,但第三方专家库也可能提供了不真实的公司高管,“据了解,第三方专家库的收费是在每小时1000~4000元左右。我们公司也购买了这种服务,目的是通过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了解上市公司业务层面的信息,不涉及内幕消息。”
“但从逻辑上来讲,真正大公司的高管不会为了赚取每小时500~2000元(中介分成50%)而频繁出现在电话会议中”,赵彤判断:“中介机构应该也没有动力去核实这些专家的身份,所以有很多从上市公司离职的员工以及一些无关人员会为了赚钱而去冒充专家。这个现象在国内非常普遍。”
据了解,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各类第三方“专家”,各券商的内控程度不一。业内一些券商会在事前进行把关,或者干脆不使用第三方专家库。
某券商研究所高级分析师今日向记者表示,通过第三方渠道请的“专家”里面可能有“假货”,这在业内不是什么秘密,“一般来说,需要找专家首先是考虑自己的资源,这样既安全、又便宜。有些情况也会找第三方专家库,这要看客户需求。”
他表示,券商研究所找第三方专家要自身把关,“首先,你不知道专家库的专家水平,有的很‘水’,而且价格较贵,毕竟第三方要赚钱。去年,有个大机构让我们帮他找一个分析油价的专家,我们自己的专家资源正好那个时间不太合适。然后,我们就找了第三方专家库,我们挑了两个专家,其中一个我先跟他聊了十分钟,发现水平不行;另外一个,我觉得水平还可以,后来就是用了另外一个。”
“第三方专家库里的专家其实可以自己选的。我们找第三方的专家,都会先让相应的分析师跟他聊一聊,看看水平到底怎么样。如果水平不行的话,就会更换。”该分析师指出。
而北京某头部券商非银分析师则向记者表示:“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正规上市公司渠道请专家,不怎么使用第三方专家库。”
上述高级分析师认为,此次华创证券出现“电话会门”也反应了华创证券研究所在相关合规等问题上的把关不严。
对此,记者今日采访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研究》一书的作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宗新。
他表示,昨晚已关注到了华创证券电话会事件,并听过电话录音。他认为,对国内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与信息发布,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应通过监管压力与投资者诉讼压力(针对传递虚假信息与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倒逼分析师行为的严谨与规范。
另据了解,在华创证券“电话会门”发生后,一些券商研究所已经开始打起了“预防针”。北京某大型券商的非银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昨晚我们研究所所长就提及此事,要求大家引以为戒,首席分析师必须对所请的专家身份负责。”
据媒体报道,遥望网络董秘在电话会中表示,这已经不是涉事的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故”了。
事实上,近年来,华创证券研究所引发的各种非议也不在少数。
去年8月,华创证券研究所相关分析师涉嫌“抄袭门”曾引发业内热议。当时爱分析曾发布了原创报告被华创证券研究所抄袭的声明。爱分析在该声明中指出:“经爱分析核实,华创证券研究所的这份研报(《SaaS让Adobe重回伟大——“云”时代系列研究之二》)与爱分析此前发布的原创报告对比,标题高度相似,核心观点和分析思路雷同,部分段落甚至直接抄袭原文。除了在一处数据引用部分标注了数据来源于爱分析以外,没有其他关于内容出处的说明。”
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研究所这份研报的两位作者为华创证券分析师陈宝健、邓芳程,而据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邓芳程已于今年1月从华创证券离职。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4月1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曾发布报告《电子竞技深度报告之1:从小众娱乐到千亿产业》,其中首推的标的为金亚科技,报告给予金亚科技300亿元的目标市值。
此后的2015年4月下旬,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再度发布报告《金亚科技:WCA流量起飞,市值空间打开》。研报中指出:“前期影响公司股价的负面谣言得到澄清,公司股价将得到修复”,并将金亚科技目标市值从300亿元上调至350亿元。
不过自这几份后来被一些买方人士非议的报告发布后没多久,金亚科技便走上了“不归路”。从2018年8月8日起,金亚科技停牌至今,而截至2018年8月7日收盘,金亚科技的股价只有0.77元/股,距离2015年5月创出的历史最高点已经缩水98.5%,期间持有的投资者可能损失巨大。根据今年2月3日金亚科技发布的公告,公司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据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撰写该报告的华创证券前传媒行业分析师谢晨已于2018年从华创证券离职。
最近受疫情因素影响,各券商研究所纷纷通过举办电话会的方式服务投资者,使得最近每天券商电话会的数量要远多于往常。
今日,行业人士韦有新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假高管”“假专家”会有可趁之机,这与一些券商研究所博取影响力的心态有关,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券商卖方研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据统计,在后来者不断居上的背景下,近年来,华创证券基金分仓佣金收入增长显得有些乏力。
近年来,多家中小券商都效仿“天风模式”,争相引进大牌分析师扩充研究所实力。2018年3月,前招商证券食品饮料团队首席董广阳离开招商证券,加盟华创证券,并担任研究所所长,此后华创证券研究所还引进了多位分析师。
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华创证券的56名分析师中,有30余位取得执业证书的时间在2018年之后。而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华创证券的基金分仓佣金增速却明显低于同样大量引进分析师的国盛证券等券商。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例如,去年上半年国盛证券基金分仓佣金同比增长668%,而同期华创证券基金分仓佣金仅同比增长3.34%。而2018年全年,华创证券基金分仓佣金同比增速为6.66%。
据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2017年全年、2018年全年、2019年上半年,华创证券在业内的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分别为第20位、第22位、第21位、第19位。与此同时,近年来研究所上升势头较快的国盛证券、东吴证券2019年上半年的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已经超过或接近华创证券。
有分析认为,虽然华创证券研究所近年来引进人员的动作较大,但其人才流失也同样较多。
早在2014年华创证券研究所就曾出现过“离职潮”,涉及多位研究所核心管理者。据了解,近年来,从华创证券研究所离职的重要分析师包括前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以及通信、电新、汽车、传媒等行业的相关核心分析师等。此外,曾担任华创证券固收团队负责人的屈庆已于去年从华创证券离职。而在这些核心分析师离职后,目前华创证券研究所的“星光”已不如当年。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中小券商研究所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或将有增无减。去年以来,华西证券研究所的大手笔引援令业界瞩目,而今年以来,浙商证券、长城证券研究所也都有大规模引援动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