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疫苗研发进入动物测试阶段、多种药物初步显示良好临床疗效……科研抗“疫”都有哪些新进展?看这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15 20:10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哪些药物对新冠肺炎具有诊疗效果,疫苗的研制情况如何,病毒是否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情况。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法匹拉韦是治疗流感的境外上市药物,目前在深圳开展临床试验,初步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伦地西韦(即“瑞德西韦”)是一种国外公司研制的用于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我国科学家开展了体外实验,显示其具有对新冠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

    同时,针对病毒的传播途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强调,近期大家关注到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粪便当中检测并分离出新冠病毒,尽管如此,尚无证据表明可通过粪口途径及气溶胶传播,针对一些新的传播路径,这方面正组织病毒学及流行病学专家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焦点1 治疗药物:多种药物初步显示良好临床疗效

    2020年2月14日,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21例,连续第11日下降;新增疑似病例1061例,自2月6日起呈波动下降趋势,北京、安徽、福建、广东、浙江和湖南等省份连续6日下降;新增死亡病例4例,重症病例减少25例,现有重症病例数连续5日减少,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占比由2月7日的9.44%降至7.45%。

    总体看,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出现明显的积极向好变化。即便如此,新冠肺炎的治疗药物依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一些药物的临床试验情况如何呢?

    张新民介绍:“我们组织全国优秀的科研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筛选、体外酶活性测试等方法对七万多个药品或化合物进行筛选,遴选出五千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在普通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水平上进行初筛,之后选定了100个左右的药物在体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

    张新民强调,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科研攻关组聚焦到少数几个药品,包括磷酸氯喹、伦地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并先后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磷酸氯喹是一种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体外实验显示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为它是一个上市药物,安全性有一定保障,目前正在北京、广东等十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累计入组患者超过100例。近期,湖南省也将启动磷酸氯喹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

    同时,法匹拉韦是治疗流感的境外上市药物,目前在深圳开展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达到70例,这里包括对照组,初步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第3到4天,用药组的病毒核酸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伦地西韦(即“瑞德西韦”)是一种国外公司研制的用于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目前在国外的临床试验还没有全部做完。我国科学家开展了体外实验,显示其具有对新冠病毒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该药在美国也实现了对一位患者的成功治疗。“目前,我们在武汉推动在十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已入组重症患者168例,轻型、普通型患者17例,我们期待早日得到临床试验的结果。”

    张新民还表示,下一步将依据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及时将这些成果推荐给临床救治一线。

    焦点2 疫苗研发:已经在动物体内进行测试

    针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展,张新民认为,由于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原体,疫苗研发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为确保尽早研发成功,在科研攻关应急项目中并行安排了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切实保障成功率。同时在联防联控机制下,积极协调多个部门给予疫苗研发团队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研发工作进度更加紧凑、更加高效。

    “我们现在实行挂图作战,每个工作节点精确到天。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张新民说,“我们必须认识到,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同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也表示:“我们承担的工作是重组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是把一个病原体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来,进行体外重组,表达蛋白,然后制成疫苗。这种疫苗不需要场所,比如病毒特征的灭活苗需要一个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场所。目前这个疫苗进展非常顺利,我们团队这两年做MERS疫苗,在疫苗设计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好的结果。”

    严景华称,新冠病毒来了以后,其团队很快把这个策略和方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设计,目前已经设计完成了这个疫苗,现在已经在动物体内进行测试,看看免疫效果,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焦点3 传播途径:尚无证据表明可通过粪口途径及气溶胶传播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有研究提出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同时,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粪便当中检测并分离出新冠病毒。病毒溯源和传播途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吴远彬指出,病毒溯源对揭示病毒来源及其进化规律,对于消除疫情源头、防止疫情扩散都非常重要。科技攻关、快速立项,在第一批项目当中,第一时间部署了新冠病毒溯源和传播路径研究。这个项目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

    吴远彬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环境标本及动物标本,其中33份新冠病毒阳性,其中31份来自经营野生动物的西区,这样集中的数据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团队检测了4800余份近年来收集的猪、禽、犬、猫等动物样品,均为阴性,通过这样的结果可以初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家禽家畜。

    这之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也显示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

    吴远彬称,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对此,我们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这方面也在进一步加紧相关研究。一旦取得新的进展将及时和大家进行交流。”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病毒传播路径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也是疾病防疫中尤其要明确的。通过研究,新冠病毒主要传播路径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近期,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粪便当中检测并分离出新冠病毒,尽管如此,尚无证据表明可通过粪口途径及气溶胶传播,针对一些新的传播路径,这方面正组织病毒学及流行病学专家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焦点4 企业复工后疫情防控:尽可能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

    近期企业陆续恢复工作和生产,社会普遍关心在工作场所如何防控疫情。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李涛介绍,首先要加强对复工人员的健康管理。一个单位要全面地了解复工人员的流动情况,特别是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员工要进行重点跟踪和重点管理,也就是要了解流动的情况。要对企业内员工开展体温检测。同时建立一个可疑症状的报告电话,员工出现乏力、发热、干咳症状要报告企业单位,企业要保持报告电话的通畅。

    此外,企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建立进出企业的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来访人员的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和登记的管理工作。

    第二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防护。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要定期消毒,工作场所的表面物体要消毒,工作服、工作帽、座椅套要定期洗涤和消毒。工作场所的卫生辅助设施比如食堂、职工宿舍也要定期消毒,要保持环境的整洁和通风。对于餐具、器具也要进行消毒。

    在很多工业企业里,一般都有洗手、洗眼和喷淋设施,这些设施要保证正常的运行,同时要使员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加强对垃圾的管理。对垃圾施行分类管理,及时清洁和收集,对垃圾收集器具定期消毒。

    尽可能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建议对员工多的企业实施错峰就餐或者供应盒饭。当然,更主要的是教育员工加强自我防护,佩戴口罩。

    第三要及时妥善安排出现可疑症状的员工。如果有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企业应及时安排有可疑症状的员工进行隔离观察,同时组织这些员工到就近医院就医,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企业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相应的处置工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经20点丨黄冈武穴市域范围内全面禁出限行;武汉遇寒潮,方舱医院发军大衣和厚棉被御寒;湖北一退休副厅长确诊后拒送医隔离,省纪委介入

    下一篇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千方百计增强收治能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