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表示,目前看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但是峰值应该在二月中下旬出现。
每经编辑 赵云
据人民日报,11日,广东医疗队武汉前方ICU团队与后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远程视频会诊,钟南山院士参与会诊并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钟南山表示,目前看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但是峰值应该在二月中下旬出现。
钟南山:估计2月中下旬到峰值
拐点要看二次返程情况
人民日报报道称,11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医生办公室,广东医疗队武汉前方ICU团队与后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远程视频会诊。
会诊期间,钟南山院士通过连线回答公众关切问题。钟南山表示,我估计2月中下旬到峰值,到峰值以后什么时候是拐点,要看二次返程的情况,这个情况没有继续高的话,相信病患人数将逐渐下降。
此前,2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中,曾有记者向钟南山院士提问关于疫情拐点的问题。
钟南山当时表示,不能证明拐点到来,我估计这个拐点到来还有几天。新增病例是最关键的指标,出院病例的话,大家对出院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看起来,新增病例没有继续明显增高,这是个好事。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拐点就来了呢?言之过早。
钟南山表示,新增病例按道理不会再增加太多,但是武汉和其他地方可能不一样。现在武汉正在全力以赴要做好发现和隔离,而其他地方主要也是做早发现、早隔离。现在看起来,早发现、早隔离的工作开始起效了。
这个数据已连续7天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2月11日最新通报,2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78例(湖北2097例),新增重症病例849例(湖北839例),新增死亡病例108例(湖北103例,北京、天津、黑龙江、安徽、河南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3536例(湖北1814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16例(湖北42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6724人。
截至2月1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7626例(其中重症病例733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996例(浙江核减1例),累计死亡病例101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638例(浙江核减12例,江西核增1例),现有疑似病例2167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843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7728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70例:香港特别行政区42例(死亡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治愈出院1例),台湾地区18例(治愈出院1例)。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月10日0-24时,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第7日呈下降态势。而过去6日这一数据分别为: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444例(9日)。
钟南山团队论文:
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
据媒体报道,2月6日,Medrxiv公开共享平台上传了一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的论文。该论文名为《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作者达37人,钟南山为通讯作者。
该论文目前尚未通过同行评审。论文通过对截至1月29日的1099例确诊患者数据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中位数潜伏期缩短为3天,但最长可达24天,致死率相对较低。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死亡率、传播途径,并对疫情防控给予建议。
2%医护人员感染,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
论文中收录的1099例确诊患者数据来自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其中,2%是医护人员,大约只有1%患者与野生动植物直接接触过,而四分之三以上的患者是武汉当地居民,或与武汉人接触过。值得注意的是,26%患者居住在武汉以外地区,近期没有到过武汉,也没有与来自武汉的人接触。这为人传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数据显示,各年龄阶段均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109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约1%的患者小于15岁,女性占比约为42%。
那么,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何种症状?研究表明,约九成患者会发烧,七成患者咳嗽;腹泻和呕吐则较为少见;四分之一患者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诊断方面,840名病人在入院时接受了胸部X光与CT扫描,其中76.4%表现为肺炎,最常见的模式是毛玻璃阴影(50%)和双侧斑片状阴影(46%)。并且,82%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36%的患者血小板减少,34%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重症患者表现得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指出,有23.9%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通过CT扫描未发现异常,这意味着,如果仅靠CT诊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将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诊。
此外,该论文中指出的潜伏期时间也引起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潜伏期的中位数为3天,最短当天即出现症状,最长可达到24天,超出目前的14天隔离期。
论文中称,“患者潜伏期天数的中位数3天比最近的研究(425例患者的报告)中显示的5.2天更短。我们的发现基于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可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做出建议。”
2月10日,该论文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关伟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网上流传的文章并非论文原文,而是研究的预印稿,供专家评议使用。目前论文还在投稿阶段,发布前需要全球同行评议。文中披露的潜伏期最长为24天,是个例。
中国首席流行病毒学专家曾光也对媒体表示:“潜伏期24天是极少的病例,不会因为这个24天调整自我隔离时间,这个社会成本太大了。”
致死率为1.4%,应注意防范粪口传播
论文还总结了对1099例确诊患者的治疗。其中,有55位患者被收治入ICU重症监护病房,15位患者死亡。
38%患者氧疗,6%患者机械式呼吸辅助,58%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36%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有5例严重病例采用了体外膜氧合ECMO。
这些治疗也引起了并发症。住院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7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和休克(1%)。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重症患者(95%比72%)。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1.4%)低于SARS-CoV和MERS-CoV。在已经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广东省的其它试验数据表明,致死率降低了0.88%。早期隔离、早期诊断和早期管理可能是促成广东省确诊病例致死率显著下降的原因。
该论文还对预防新冠病毒提出建议,称患者的胃肠道,唾液或尿液中均检测出新冠病毒,防控疫情时应考虑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
研究显示,“我们在62个粪便样本中,检测出4个(7%)新冠病毒呈阳性,在另一个独立队列中4名患者的胃肠道,唾液或尿液里,均检测出了新冠病毒。在症状发作后出现严重消化性溃疡的病例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在食道糜烂和出血部位。”这意味着粪口传播的可能,建议在卫生措施方面,应考虑做好胃肠道分泌的污染物传播途径的防御。
此外,该研究团队也主张将疫情防控重点转移到疾病发展之前的较早阶段识别与管理患者阶段。因为发烧症状只出现在44%首次就诊患者上,无发烧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发病率高于SARS-CoV(1%)和MERS-CoV感染(2%)。如果监视病例的定义主要集中在发烧检测上,则可能会错过此类患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