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之间做好平衡,做到精准施策与科学合理防控,是对所有城市管理者的严峻考验。经济需要稳定,防控需要依法,要做好平衡,的确不简单。让外地员工化整为零慢慢返程,通过对企业有序安排,强化企业责任,让人员一点点返程,再一点点隔离,熬过复工复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许要比“一律劝返”之类更为合理。
每经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舒圣祥 媒体评论员)
2月10日,是许多企业开始复工的日子。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复工复产依然只是理论上的,但除湖北省外,其他30个省份均已部署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国务院也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既要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企业要生存,员工要吃饭,经济要稳定,长时间大范围的完全停摆,是经济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在有效落实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必要且重要。应该根据企业性质,合理批准企业复工申请,落实企业责任,做好员工排查、内部防控等工作,同时完善通勤路上、办公室内、卫生间内等公共空间的防疫措施。
要实现复工复产,首先要让人员返程,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这些天,返程人员数量明显增多,包括京沪在内的很多城市,都要求返程人员在家隔离14天后才能上班,这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相比之下,某些地方动辄对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劝返甚至遣返,或者根据买房或租房区别对待等做法,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
根据相关报道,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在内的很多江苏城市,对返程人员的劝阻措施非常严厉。开车的不让下高速,坐车的不让出车站,买房的可能还让在家里隔离,租房的则根本不让进小区,集中隔离每天收费300元,14天也就是4200元。最严厉的无锡,对来自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个省份的人员,一律劝返。
就病例确诊数量而言,江苏目前排名第八,网友们因此将江苏某些城市的做法,戏称为“第八名劝返前七名”。为了防控疫情,地方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似乎都应该获得理解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来人员劝返不存在过头问题,或者不需要考虑合法性与合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相比之下,“第八名劝返前七名”之类的防控举措,因为缺少法律依据,有违“依法防控”的原则。反倒更像是一条充满歧视的鄙视链。
当然,江苏这些城市经济较发达,外来人口较多,人员返程时期疫情防控压力因而较大。暂且不提外来人口对当地的贡献,单就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言,以“省”论人未免过于粗糙,“一律劝返”有一刀切的嫌疑。更何况,外来人口更多的京沪等地,都并未采取类似做法。
我注意到,江苏省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但是,如果连人员返程都障碍重重,企业想要复工复产恐怕很难。
如何在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之间做好平衡,做到精准施策与科学合理防控,是对所有城市管理者的严峻考验。经济需要稳定,防控需要依法,要做好平衡,的确不简单。让外地员工化整为零慢慢返程,通过对企业有序安排,强化企业责任,让人员一点点返程,再一点点隔离,熬过复工复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许要比“一律劝返”之类更为合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