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回应做空称,报告中包含的所谓证据无确凿事实依据,且报告中的指控均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
每经编辑 郑直
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在Twitter发布了一份长达89页的瑞幸咖啡研究报告,称其“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消量分别夸大了至少69%和88%”。
这份做空报告一出,瑞幸咖啡股价应声下跌:盘中一度跌超26%,收盘时跌幅10.74%。在股价下跌期间,换手率和成交量大增。
而在美国时间2月3日开盘前,瑞幸回应做空称,报告中包含的所谓证据无确凿事实依据,且报告中的指控均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兰素英 摄
受到回应的刺激,23日美股盘前一度下跌超8%的瑞幸咖啡由跌转涨,盘中最高涨超3%,但最终报收31.35美元,跌幅3.51%。截至北京时间2月4日14时,瑞幸咖啡在盘后股价小涨0.45%。
做空报告引发股价大跌
这份做空报告并非是浑水自己发布的,而是来自于匿名信源。但浑水在收到匿名举报后,认为这份报告是可信的。浑水在发布的推文里添加了该报告的附件原文。
这份89页的匿名报告称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报告撰写者派了92个全职和1418个兼职调查员,还收了25000多张小票 ,录制1000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同时有内部微信聊天截图。
报告认为,认为瑞幸的平均每店货物销售数据在2019年第三季度虚增69%,在2019年第四季度虚增88%,并且收集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关联人与企业的工商信息。
做空报告截图
报告称,雇佣的全职和兼职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控,成功记录了981个店铺日的客流量,覆盖了620家店铺100%的营业时段。门店选择方法基于城市和地点类型的分布,与瑞幸的直营店分布的类型相符合。瑞幸的4507家门店分布在53个城市,其中96%的门店都位于报告研究人员覆盖的38个城市。
报告统计了每家店的客流量,并记录了从开门到关门的视频,平均每天11.5小时。报告表示,如果视频监控丢失了超过10分钟的片段,就会丢弃一整天的数据,因此所有成功的数据都是100%完整。
报告认为,瑞幸的订单数量有“膨胀”的现象,因此该报告质疑有虚增订单的产生和销量
报告人员随机选取151家线下跟踪店-天来跟踪他们的线上订单,在商店营业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时分别下了一份订单,以获得当天的在线订单数量。报告发现,同一家商店在一天内的在线订单数量“膨胀”范围从34到232单不等。
瑞幸否认报告指控
2月3日,瑞幸咖啡坚决否认了报告中所有指控,认为该报告论证方式存在缺陷,并指“报告中包含的所谓证据无确凿事实依据,且报告中的指控均基于毫无根据的推测和对事件的恶意解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晓庆 摄
此外,瑞幸方面认为该报告还攻击了瑞幸咖啡管理团队、股东和业务合作伙伴,报告主张是虚假的、具误导性或完全不相关,并认为该报告存在对公司业务模式和运营环境的根本性误解。
瑞幸方面同时表示:“瑞幸咖啡会采取必要的行动追索恶意指控的责任,以此保护自己、维护股东利益。”
以下为瑞幸特别针对几项具体指控做出的回应:
1. 报告称: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店均日销售商品数被虚增。
瑞幸:报告中展示的数据与公司自身系统里的数据之间存在重大不一致。客户在瑞幸咖啡的每笔订单都是通过线上下单的,并会被自动记录在公司系统中,订单付款程序通过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完成。因此,公司的所有关键运营数据均被实时追踪,包括店均日销售商品数、单均商品数和有效销售价格,且可被验证。公司在数据管理方面拥有强大的内控系统,以确保自身系统及第三方合作伙伴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报告称:单均商品数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持续下降,有效销售价格在2019年第三季度被虚增。
瑞幸:报告中所谓的客户订单收据的来源和真实性无据可依,且其报告中的基础统计方法毫无根据。报告所引用期间内,公司实际单均商品数量大大高于该报告所称数据。此外,公司坚持我们所披露的有效销售价格,是真实、准确的,并且是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系统进行验证。
3. 报告称:瑞幸咖啡夸大了广告费用,并将此部分用于增加201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
瑞幸:这项指控完全基于错误的假设、以及对公司广告费用的不正确和误导性分析。公司对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并用底层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确认公司披露的广告费用是真实和准确的。
4. 报告称:2019年第三季度其他产品净收入被夸大。
瑞幸:该报告在计算来自其他产品净收入时参考了增值税(VAT),这明显存在对公司非现制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误解,进而基于这一错误和毫无根据的假设而提出了不实指控。公司所有订单都可以实时跟踪,并且公司对收入确认和账目核对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瑞幸咖啡严格遵守这些严格的控制,并致力于确保其财务报告的完整真实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浪财经、36氪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