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镁刻特写| 北京皇家小镇,十年“墟”位以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1-14 14:50

    十年一觉巩华梦。

    每经记者 王佳飞 薛晖 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梦妤    

    “我是住在昌平区沙河镇的热心群众,我向领导反映一下,我们小区东边不远的巩华城很多年了一直都是一片废墟,里面垃圾遍地,断壁残垣,好像还有少数人在废墟里生活,就像‘贫民窟’一样,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建筑非常不和谐。”

    这是一位北京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

    2019年12月16日,一场冬雪过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个曾经的皇家行宫小镇——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距市中心不到30公里。

    沧桑巨变始于10多年前的一幅美好蓝图。

    废墟始于美好蓝图

    巩华城是沙河镇核心区,由于地处京昌高速公路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度是京北最繁华的卫星小镇之一,10年前居住在沙河的人口就已达到6万。

    巩华城建于明永乐年间,曾是明清两朝帝王的行宫,1995年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如今这里是一片废墟,瓦砾堆旁稀稀落落地矗立着几栋未拆迁的楼房。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9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作为主体对巩华城地区进行土地一级开发,负责筹措资金完成征地、拆迁、市政、安置房建设工作,北京成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成泰房地产)受委托负责具体招标,以及项目的具体组织、管理、实施。

    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份巩华城项目报告,巩华城将打造成“居住核心区”和休闲服务基地,将建设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低密度居住区和30万平方米的商业金融区。全部旧改项目分为巩华城区和北区两个区域开发,其中北区约170公顷,巩华城区486.59公顷。计划运作周期为4年(2004~2008),总投资64.87亿元,预计整个项目收入能达到75.64亿元。

    但报告同时承认,项目最大资金缺口为20亿元,且前期占用资金量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政府后楼”的成泰房地产颇有背景。启信宝显示,该公司最终受益人为朱伟航,为合生创展董事长朱孟依次子。合生创展是中国第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房地产公司,其被王石称为“中国真正的地产航母”。

    2005年的《昌平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示:“沙河巩华城改造基本具备了启动条件”。

    2006年的《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则表示:“巩华城、沙河高教园区等重点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

    2009年5月,巩华城区及北区土地一级开发指挥部正式成立,时任昌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秋生担任总指挥。

    正式的动迁始于2009年。

    迁拆进展一度很顺利,仅用了一两年时间,绝大多数村民的自建房都被拆除,集体农田也被收诸国有。昔日车水马龙的京郊卫星城一天天寂静下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年后,拆迁渐渐停滞。

    巩华城现状

    年过八旬的沈先生坐着电动轮椅车开始遛弯,他是沙河医院退休职工,在本地生活了几十年年。当年,沈先生接受了拆迁条款,搬进了巩华城外的新楼房,但旧地重游,看到的只是熟悉的街市和宅院渐次变成瓦砾堆。

    “听说是哪个大老板拆到一半没钱跑了,我们这些局外人也搞不清楚。”沈先生说。

    这是本地居民中流传最广的版本,细心的人仍可以从官方文件中窥知一二。2017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意见》中对巩华城的定位有了新变化,变成了“科技金融岛基金总部基地”。巩华城旧改实施主体变成了未来城科技公司,为昌平区国资委下属开发企业。

    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

    在沈先生眼里,10年过去了,蓝图中古色古香的宫廷建筑仍不见踪影,瓦砾堆一直在晒太阳。每年夏秋之际,这座废城会被齐腰的荒草湮灭,到了晚上,只剩几幢未拆迁楼房的灯影。

    记者在实地探访中了解到,未拆的楼房主要是沙河中学、沙河医院以及个别企业的宿舍楼。至于未拆迁原因,沈先生介绍,民间流传着不同版本:一是拆迁公司认为拆迁获得土地太少,投入产出比太低,所以不拆了;二是认为学校和医院是基础服务,不会拆迁,只待以后重新修缮。

    然而,仍生活在此的居民却一天天发现自己深陷于瓦砾堆和垃圾堆包围的世界里。

    在废墟里“保卫家园”

    2019年,离家多年的何老师和老伴最后还是决定回到巩华城这个半荒废的家里生活。

    何老师和老伴都是沙河中学的退休教职工,10年前拆迁开始的时候,她和部分已退休老师一样,选择投亲靠友,暂避这个终日暴土扬天的大工地,想等到重建完成后再回来。

    何老师的女儿在北京海淀区定居,她和老伴就住在女儿家,每天接送外孙,过上了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她在巩华城里的那套两室一厅出租了。

    “人家的房子都升值了,而我们的房子一天天在贬值。”何老师一直抱怨着。

    10年间,北京的房价涨了近10倍,但沙河除外。

    “开始还能租一千多(每月),后来降到八九百,再后来都没人租了。”何老师说。

    房子闲置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老伴回来发现屋子里有了耗子,老两口才决定回来“保卫家园”。

    “被闲置的家园”

    但,回来容易,生活却难。

    拆迁后的巩华城满目疮痍,没有饭馆、商店、菜场,购买生活用品都要去旧城外。尽管如此,老两口还是坚持每个周末回自己家。每次回家,他们都要带足周末两天的饭,吃的时候再用微波炉热一下。

    生活的不便不仅仅是一日三餐。

    “有一天我在家具城订了一个床垫,结果送货的打了10个电话问我们怎么走。拆成一片废墟,没有路标,没有居民,送货的人根本找不到门,哎……”

    何老师家的冰箱几乎是空的,因为不方便购物,故一切从简。虽然有暖气片,但还是备了一台电暖气——由于邻近的单位都被拆迁了,交暖气费的用户少了,供暖质量也打了折扣。

    这10年来,北京人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但像何老师这样的“拆迁遗民”却无奈地接受着“消费降级”。

    他们也想过卖房,但小区周边没有任何生活配套,加之前景不明,房子根本卖不上价。

    10年间,一些退休老教师已离世,直至临终也没见到蓝图兑现。

    新村民和旧村民

    巩华城西二村的吴大爷一直生活在这里,对于这里的一切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准备出门遛狗。

    狗是这里最常见的客人,在这座废城中自由穿行。“自己的房子成了危房,村里也不让我翻修,我现在住的是村里安排的房子,不然我住哪里呢?”吴大爷说,“自然是对补偿条件不满意我才不走的,就这么耗着呗。”

    据他介绍,这里目前还通水通电,仍能够居住,只是冬天没有暖气,需要用电暖炉来取暖。

    吴大爷用手指了指身后的一片废墟:“那儿有个小市场,生活必需品都去那买。”吴大爷说的小市场,也就是商家们架几张桌子卖东西,就像是农村时聚时散的集市。

    一片片废墟中经常有一些拆除一半的危房,钢筋混着塑料油布在冬日的风中猎猎作响。一处仅剩一半的房屋边上,一位中年妇女正在照看她的家禽。房子已经没有了屋顶,被她改造成了鸡舍。“我是已经搬迁走的村民,这房子是别人的,我是来替主家守房子的。主家不同意拆迁条件,自己又不在这里住,怕房子被强拆就让我在这里看着。”

    悠闲散步的鸡

    记者看到,房屋不远处,她自己用板材搭建了一个小屋子就是厕所了,这种简易厕所在废墟中随处可见,像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堡垒。

    拆迁形成的大片空地则成了一些运营车辆的免费停车场,很多大型货车和快递三轮车都停在这附近。

    不远处的人们正在装货物,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仓库,时不时传来刺鼻的煤气味(烧煤取暖),而当地政府对防止煤气中毒的宣传语还贴在玻璃上。

    没有天然气和集中供暖,安全隐患已经显现。

    2019年4月5日,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巩华城一处平房内起火,消防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从中抱出了数十个煤气罐。因为没有集中天然气,仍住在这里的居民只能使用液化气,这次的着火点便是一处民宅中的液化气站。

    目前巩华城仍有很多未拆除的房屋,这些房屋大多对外出租。一名房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这里一个小间现在是500元/月,大一些的三间套是2000元/月。”这一价格要比同区位其他社区低一半以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甚至看到了因为重建工作久久未有推进,一些外地来的“新村民”便在废墟上建起了塑料大棚种菜,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停滞不仅仅影响到了巩华城拆迁区的居民,也波及到了附近未拆迁的居民。

    巩华城附近的首钢线材厂宿舍区,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住宅,这里的居民对现状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一名买菜归来的大爷说:“我们一直反映这里的情况,但没有用。这里面住的就都是我们老头老太太了,年轻人谁还来这个地方啊。”

    新世界与新希望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

    虽然拆迁工作陷入了停滞,但巩华城另一侧的回迁安置房在2014年便已完工。记者了解到,巩华城回迁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共有66栋回迁楼,两万余名村民告别了平房“上楼”。

    安置小区位于北沙河北岸,穿过严格的门禁,记者才得以进入其中。活动中心是一座仿古建筑,正对着小区门口。

    安置小区活动中心

    一位正在使用小区健身器械的居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置条件是每人补偿40平方米房屋,我们家同意就搬迁了,有些家里人口少的可能就不太乐意。”

    虽然是较新的社区,但周围超市、餐馆、商店等配套一应俱全,道路宽敞、秩序井然,甚至有了美食一条街。

    附近房价也比巩华城高出很多。公开资料显示,沙河新城附近的二手房价格在4.3万元/平方米上下,而巩华城周围二手房有的单价还不足3万元/平方米。

    巩华城及北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拆迁主体于2017年变更为未来科学城公司。

    接手之后,未来科学城公司也终于在公开的网络平台向公众解释了巩华城重建缓慢的原因,一是“由于主体变更,拆迁手续的延期或变更存在政策性瓶颈”;二是“由于项目历时较长,拆迁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导致后续拆迁工作开展困难”;三是“受近期财政部出台的文件影响,国有金融机构不得为企业为主体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贷款融资,导致项目拆迁启动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同时,对于巩华城周边非农村住宅的居民楼,未来科学城公司也表示“待资金到位、手续完善且条件具备(如该地区大部分居民均同意拆迁)后,配合政府部门适时启动拆迁工作”。

    对于本文开头的留言,未来科学城公司的回复是:市民反映的巩华城环境整治问题,我公司已于2018年底前完成了巩华城城区大面积的原拆迁滞留渣土清运处理工作,近期因群众反映巩华城拆迁地区存在未拆除房屋安全隐患问题,正在进行巩华城地区已签约未拆除房屋的拆除工作。

    2018年2月,北京市政府官网显示,未来科学城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正在研究制订中,计划以目前17平方公里为核心区,依托朱辛庄—七里渠、巩华城、沙河高教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分别打造科技商务、科技金融、智慧人才、技术研发四个“高精尖”发展组团,将未来科学城范围拓展至160平方公里。

    而在河南岸,巩华城人民还盼来了一个好消息:北京市政府网显示,北京中海宏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以办公、酒店、商业为一体的现代商圈将在3年内建成(2019年7月起),项目建筑规模约147300平方米,将满足巩华城安置小区周边居民日常消费购物需求。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停滞已久的拆迁又开始了。一些大型机械进驻,正在拆除一些旧建筑。记者现场看到,写着即将拆除字样的时间都是2018年或2019年。

    新修的城门和城墙已初见轮廓,施工方是北京的地方国企大龙地产。

    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佳飞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2019年12月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62.2亿件 日均快件处理量连续两月超2亿件

    下一篇

    特斯拉股价坐火箭,冲破500美元后,投行预期竟是612美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