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加快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人社部:明年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将在3.5%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18 20:39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已经建立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迈出了全国统筹的第一步。调剂比例从去年的3%起步,今年提高到3.5%,明年还将进一步提高。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13个省份已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明年将在全国全面建立起更加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为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养老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12月18日,人社部网站转发人民日报专访人社部部长张纪南的文章。张纪南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社部门已经建立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迈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调剂比例从去年的3%起步,今年提高到3.5%,明年还将进一步提高。

    张纪南强调,目前已有13个省份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明年将在全国全面建立起更加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

    图片来源:人社部

    明年全面建立更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对此,张纪南表示,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筹层次上大多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到市级统筹和省级统筹,为制度的顺利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统筹层次低的弊端逐步显现,制约了制度的发展。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是遵循社会保险“大数法则”的具体体现,统筹层次越高,统筹的面越广,统筹的效率就越高,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就越强。

    张纪南强调,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建立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正在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13个省份已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明年将在全国全面建立起更加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

    “这些都为推进实现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将推动实现以统一全国费率和基金收支管理为核心、以信息系统和经办管理服务全国一体化为依托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张纪南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介绍,当前一些地区养老金发放存在一定困难,而有些地区的养老金结余比较多,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情况。只有实现全国统筹,才能更好做到养老金在全国范围的调配。

    图片来源:新华社

    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

    《决定》中指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张纪南介绍,《决定》在强调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时也首次提出,健全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这也是就业优先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因此可以说,就业优先政策是对我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延展,是对我国就业优先战略的具体化。

    张纪南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就是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在保持经济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中不断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在经济结构优化中既推动就业规模扩大又实现就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

    张纪南强调,要把就业与财政、货币一道作为三大宏观调控政策,推动引导宏观政策支持就业,产业、财税、金融、贸易、教育、社保等各方面政策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综合发力。

    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重大政策项目工程时,都要同步评估对就业的影响,同步制定涉及劳动者的分流安置方案,将对就业的吸纳和提升能力作为重要依据。

    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各方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很多地区都在探索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北京市公布的“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中明确,针对重点地区,研究建立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对就业影响较大地区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支持。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这一板块连续爆发!几大利好加持,北上资金曾经“偷鸡不成”,概念股未来会怎么走?

    下一篇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即将开业,会否引发券业“鲇鱼效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