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琳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获得由深圳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成为我国首家民营银行,标志着我国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如今,民营银行运作已有五载,短短五年,民营银行队伍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已批准设立18家民营银行,另有1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
目前,民营银行试点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根据财务数据统计,2018年已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几乎保持着高速规模增长。截至2018年末,17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为6372.9亿元,同比增长88.48%。2018年全年,17家民营银行中,15家民营银行实现盈利。
民营银行试点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焦点。尤其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微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本质的目的就是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曾指出,该行作为银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自成立起就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政策号召,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将自身定位为专注于服务微小企业和普罗大众的互联网银行。
作为我国新时期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营银行试点工作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同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2014年3月,原中国银监会正式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工作,率先获批的5家试点银行,于2015年底前全部开业。此后,民营银行申请受理正式开闸。
自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开业以来,民营银行运作已有五载,民营银行试点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民营银行几乎保持着高速规模增长。通过梳理2018年已经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数据发现,截至2018年末,17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为6372.9亿元,同比增长88.48%。
其中,微众银行可以说是民营银行中的“巨无霸”。截至2018年末,其资产总额达到2200亿元。从我国单家银行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总资产规模也超过了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甚至超过了一些A股上市农商行的资产规模。
从2018年年报数据来看,大部分民营银行实现盈利。17家民营银行中,不少银行营收、净利润成倍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在2018年营收高达100.3亿元。
结合金融科技探索创新模式
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其文章《民营银行发展的探索与展望》指出,信用风险上的良好表现,一方面与民营银行开业时间短,不良贷款存量包袱轻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营银行在业务模式和风险管控方法上的创新和探索,成效显著。
事实上,民营银行客户群体大部分为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以小额、高频的业务场景为重点。而这类客户无抵押、高风险等特点让传统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得慎之又慎。再加上传统银行相对复杂的审核流程、放款程序,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其次,传统企业贷款的模式单一,灵活性差,采用信用贷款模式的仍然较少,贷款期限也相对较短。“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显然需要创新模式。”李南青表示。
此外,民营银行将互联网作为服务客户的手段与媒介,由于没有网点和面对面服务,其所面对的风险管理和贷款服务与传统银行模式有所不同。
在风险管控方面,不少民营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将传统和创新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主的科技力量实现了真正“敢贷”、“愿贷”,并有效对信贷风险作出管控。
微众银行面对巨量的长尾客群,使用大数法则来分散风险,并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数据和逻辑,如央行的征信数据,再结合各种大数据模型。将传统和创新的手段结合,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现良好的风控效果。
在贷款服务方面,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全渠道、场景化、定制化、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多家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产品都已形成较好的口碑。
从目前看,民营银行在贷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创新,这种创新也带动了整个银行业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微众银行为例,该行主要通过互联网银行来开展业务,主要创新产品有面向个人客户的消费金融“微粒贷”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微业贷”。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微业贷”是该行的拳头产品。客户从申请至提款全部在线完成,无需抵质押,按日计息,随借随还。截至目前,微业贷服务小微企业超50万户。目前微业贷授信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贷款产品已成为许多民营银行服务零售、小微客户的标准产品,这种贷款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分析,借助决策引擎进行客户贷款的授信审批。贷款办理渠道则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终端自助完成。实现了线上申请、自动审批、线上签约、自动放款为一体的全自动贷款流程。在更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并降低了客户的信贷成本,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重要的载体之一。
此外,不少民营银行也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微众银行搭建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服平台。目前已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支付凭证的创建、支付、融资、流转、注销、对账等功能,高效便捷地实现链上链下的系统间交互、供应链线上的资产流转,“1+N”融资模式下的链属企业可由此凭借核心企业被赋予的信用开展融资。
科技团队人才储备、差异化定位成关键
与分支机构众多的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只能“一行一店”经营的民营银行在营业网点方面并无优势,加之成立时间短,体量小,客户基础薄弱,在市场打法上,民营银行更趋于扬长避短,走互联网化、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所以,民营银行成立之初就将金融科技视为“安身立命”之利器。而金融科技、信息技术相关人员的科技团队人才储备也是重中之重。
据悉,微众银行IT人员(不含风险、运营等领域参与数据分析人员)比例一直在50%以上。同时,据其2018年年报披露,该行去年聚焦战略性人才储备,全年共引进人才684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一些民营银行的员工总数。
某民营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也曾表示,随着业务的开展,科技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每年增速都在50%以上,增幅比较大。
除了人才招募,民营银行和高校也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微众银行联合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25所高校建立多方位合作,将FISCOBCOS技术内容与高校课程融合,共同打造区块链课程,截至目前,已培养学生超过两千人次。
目前,民营银行业务定位多聚焦于小微企业、“三农”、自贸区和科创企业等金融需求,通过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客户群体提供有针对性、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实现差异化精准定位。
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在研报中指出,“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是民营银行审核的重点。根据差异化的特色定位我国民营银行可以分为四类:平台型、贸易型、区域型和产业型。
李奇霖指出,平台型的银行是倍受市场关注的民营银行。包括微众银行在内的平台型银行都背靠大树,拥有大量的线上线下流量。
穆迪在评级报告中指出,穆迪的评估考虑了微众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银行的地位,以及该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该银行服务1.26亿个人客户,此规模可媲美部分全国性银行。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银行首次获得国际信用评级便是微众银行,其获得穆迪A3标普长期BBB+。
除平台型民营银行外,贸易型、区域型和产业型也是民营银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的重要类型。
贸易型民营银行确立了自贸区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科创金融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经营战略。
区域型民营银行业务结构接近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不过这些民营银行的服务群体比传统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小微、三农等普惠人群。
产业型民营银行是围绕产业生态圈和消费金融,致力于打造产业的银行。
总体上看,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部分银行将会继续沿着其比较优势,依托股东资源和能力,以金融科技为抓手,继续探索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局部市场的领先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