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解码万亿成都的“尺度”:因何连续11季度跑出8%以上增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09 22:28

    2017年至今,成都GDP增速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跑出一条漂亮的“直线”。在万亿台阶上还有如此稳定、亮眼的表现,实属不易,且不多见。

    按照成都的设想,过去的产业园区发展主要是以企业规模集中为导向的单一经济组织方式,如今,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就是要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通过建设大尺度的“独立城市”和小尺度的“产业社区”,做强产业功能、补齐生活短板,以此重塑经济地理、重构竞争优势。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0,脚步渐进。日前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承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展望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一方面强调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稳定预期、坚定信心;一方面强调化压力为动力,用改革开放和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办好自己的事,对冲不确定性,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西部地区为例,近年来多个省份在GDP增速上跻身“第一方阵”,领跑全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部经济体量最大的地区,四川今年前三季度跑出了7.8%的GDP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7.8%~8.2%的区间内,表现“稳定”。

    这其中,作为“主干”的成都无疑发挥着“发动机”“稳定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成都自2014年成功迈入“万亿城市俱乐部”以来,始终保持着7.4%以上的GDP增速,而2017年至今,更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跑出一条漂亮的“直线”。业内人士评价,在万亿台阶上还有如此稳定、亮眼的表现,实属不易,且不多见。

    成都靠什么做到?近日,一项开创性改革引发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广泛关注——在全市推进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两年多来,其产业发展方式和营城模式发生明显转变,一个个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及持续改善的人居环境,已然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按照成都的设想,过去的产业园区发展主要是以企业规模集中为导向的单一经济组织方式,如今,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就是要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通过建设大尺度的“独立城市”和小尺度的“产业社区”,做强产业功能、补齐生活短板,以此重塑经济地理、重构竞争优势。

    观念重构 龙头企业搭配“好邻居”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成都的产业蓝图上,电子信息有望成为第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仅成都高新区就聚集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联想等龙头,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链。

    入川十余年,京东方见证了成都这张产业“王牌”是如何炼成的——从最初“孤零零”到如今“好邻居”越来越多,厂房3~5公里范围内就能“配齐”精密配件,再也不用“打飞的”去国外采购了。

    两年前的10月26日,全球第二条、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京东方量产,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场见证这一时刻。根据最新消息,这种比头发丝直径还要薄的第6代柔性显示屏已经为企业带来明年的订单,2020年产量将提升2~3倍。

    产量提高,离不开“好邻居”的帮忙。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前采购配件需要比较长的物流周期,同时备件数量多了会占用企业的成本,现在在园区里就能解决,“效率大大提高了。物流的距离短了,这个材料设备的运输质量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高。”他说。

    不久前,京东方上游核心材料供应商,路维光电的光掩膜版项目顺利投产。作为国内首家打破垄断、实现大尺寸光掩膜版国产化的企业,这是其成立20多年来,第一次在外设立生产基地。

    被问及为何选择落地成都时,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董事肖青特别谈到了一种吸引力——产业集群的吸引力。“成都的整个产业地位跟我们的整个行业还是很匹配的,对我们市场开拓和后续的发展,我们觉得是很有利的。”肖青在受访时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个案”,而是整个产业发展思路之变。

    “我们过去招商有点‘百花齐放’,(园区里)还有做制药的、做包装的,比较杂乱。现在我们按照‘一枝独秀’的方向来发展,更加注重大项目来了,挖掘它背后的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李江波表示,为了摸清龙头企业的需要,上中下游企业分别是什么、在哪里,他们还专门制作了图表,带到各地去精准招商。

    政策重塑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

    图片来源:摄图网

    聚焦、精准、链条……探索产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径,成都不再用过去“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方式,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地方主政者此前曾公开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成都产业园区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工业集中区1.0版本和以优惠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为主的高新区2.0版本,二者均是以企业规模集中为导向的单一经济组织方式,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功能不完善、职住不平衡、资源不集约的问题,割裂了“人城产”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生产与生活的失衡。

    为此,必须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向3.0版本的产业功能区转变,做强产业功能、补齐生活短板。

    2017年7月,成都举行产业发展大会,从重塑经济地理角度出发,明确提出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并强调要“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两年多来,“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已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频词,而种种信号显示,成都以此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比以往更强调“专业”和“协同”。

    今年11月5日,成都市17个产业生态圈办公会启动,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座谈,第一站聚焦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本月初又调研了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情况,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个功能区的比较优势,更好地构建“新”圈子,提升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以航空航天为例,去年成都7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7.1亿元,同比增长12.1%,尽管从体量上看,与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产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其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面对下行压力,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有7个产业功能区的主导产业聚焦这一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以达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成都也将拟制专项政策,增强对关键环节和领域的扶持力度。

    从政策层面看,成都力度不小。就在上周,一项“城市猎头行动计划”新鲜出炉,围绕首批20个急需紧缺岗位,面向全球招揽人才。据了解,该“行动计划”正是通过分析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将岗位精准定位到产业功能区及重点需求企业,以此推动人力资源精准匹配。

    机制重建 “破釜沉舟往前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久前,美国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榜单,成都位列第一,5年内第三次登顶。

    米尔肯研究所亚洲中心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黄华跃直言,城市要多次保持首位是很难的,最大的变数来自其他城市的发展。而三次登顶说明,成都所代表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可持续的、有强劲发展后劲。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还特别提到了成都的“稳”。

    “从平衡性上来说,成都基本上什么都有,它增长不一定是特别快,但是非常稳,所以在中期到长期来看,成都竞争力绝对不比深圳差。”黄华跃认为,成都城市板块特别大,平衡性一定要做得很好,如此,当某一个产业不好时,才能够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作为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一场革命,产业功能区被寄予厚望。早前,成都就提出,要打破传统思维惯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往前推,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从根子上破解“大城市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眼下,改革正在往前。

    今年10月,成都召开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此次改革的着力重点和方向,就是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坚持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专业化的经济组织方式和现代化的城市工作方式,塑造城市面向未来的战略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

    而这次调整改革后,成都将基本形成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城市街道三种组织形态。

    据当地媒体披露,成都将聚焦专业化精准化推进产业功能区提能级,重构产业功能区管理体制,建立“管委会+专业化运营企业”的运行机制,编制功能区产业配套清单和功能建设导则,增强产业功能区的吸引力竞争力。

    先发城市经验表明,只要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就业岗位必然增加、人口规模必然扩大。成都希望,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持续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继续“稳中向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累计拆除违建8万平方米,这个国家级保护区实现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双赢,大批原住居民迁出后收入倍增

    下一篇

    美股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