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信息显示,近期对36家企业销售的54个品牌125批次奢侈服装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经检测,有2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8.4%。不合格项目涉及pH值、可萃取重金属、色牢度等强制性标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上海市奢侈服装、丝绸服装、女士裙装进行了质量抽检,共计抽检255批次,56批次不合格。其中,蔻驰(Coach)、(汤丽柏琦)ToryBurch等轻奢品牌在列。
事实上,奢侈品因质量不合格被处罚已经是“高频率”事件了。从去年至今,就有路易威登(LV)、古驰(CUCCI)、阿玛尼(GIORGIOARMANI)、纪梵希(GIVENCHY)等奢侈品品牌因质量不合格被相关部门处理。
专家认为,从品牌经营的长远发展看,奢侈品如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一味强调“时尚设计感”,商品价格和实际价值严重不对等,将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运营发展。此外,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时,要做一个综合考量,除了关注品牌,更要关注产品质量安全。
12月4日,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信息显示,近期对36家企业销售的54个品牌125批次奢侈服装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经检测,有2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8.4%。不合格项目涉及pH值、可萃取重金属、色牢度等强制性标准。
在抽检过程中,汤丽柏琦、唐可娜儿(DKNY)等纤维含量不合格;日本上市公司服装品牌奈伊茜(NICECLAUP)女式裤子pH值超标;韩国婴童时尚潮牌阿路和如(allo&lugh)C/R连衣裙可萃取重金属超标。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纤维含量涉及纺织品是否货真价实,商品原料的优劣是决定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PH值不合格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肿或瘙痒等情况,而可萃取重金属超标,对婴幼儿健康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蔻驰、ICICLE之禾等品牌被检测出产品起球。国家棉印染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业人士曾表示,衣服穿了一段时间后起毛起球,是不少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过的烦心事,因此起毛起球性能也是考察服装质量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抽检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对库存商品、在售商品进行全面清理,督促不合格商品经营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营者依法调查处理。
事实上,奢侈品质量不合格被处罚已经是“高频率”事件了。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公告称,对上海市36家企业销售的40个品牌40批次太阳镜进行了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经检测,有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20%,比去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迈克尔高司(MICHAELKORS)、迪奥(Dior)、博柏利(Burberry)等品牌因可见光透射比或标志不符合标准被予以处理。
今年5月至8月,质检总局对法定检验商品目录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实施了第一阶段监督抽查。进口不合格服装类共涉及261个品牌的603批次商品,抽查发现10次以上不合格的品牌甚至包含爱马仕(Hermès)等品牌。
早在去年1月,上海工商管理局对54家企业销售的130个批次的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进行质检,售价为35500元的乔治阿玛尼风衣,被检出纤维含量不合格。此外,路易威登、古驰、纪梵希等近20%的奢侈品服装被公布质检不合格。
对于奢侈品屡次出现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出现被处罚事件,有网友表达了不同观点。有网友表示,“大牌真的是花大价钱,买个牌子”“品牌跟品质不是一回事,有的牌子真的是店大欺客。”也有网友调侃称,不能水洗、不能干洗、不防水、不耐磨才是真的奢侈品。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不对等将严重损害品牌的高端形象。奢侈品的本质除了物品的使用属性,还赋予了产品精神层面的需求,即“面子”和“尊贵”,作为时尚人士的一种高端象征。“近年来,一些奢侈品品牌过于追求所谓的时尚感,渐渐忽略了奢侈品作为物质的实际功能属性,甚至走向极端。”徐雄俊称。
徐雄俊认为,一些奢侈品品牌通过限量、设计师手工款等营销手段打造品牌形象,从而形成“稀缺性”“独特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关注“能不能买到”,而忽略了“买得值不值”。从品牌经营的长远发展角度看,奢侈品如果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一味强调“时尚设计感”,将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运营发展。
“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要做一个综合考量,除了关注品牌,更要关注产品质量安全,在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要积极维权,共同推动奢侈品朝着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徐雄俊称。
中新经纬客户端 张燕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