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蘧毛毛 每经编辑 张北
2019年是梅赛德斯-奔驰的产品大年。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亮相了包括梅赛德斯-迈巴赫GLS 一款全球首发车型,GLB SUV和VISION EQS概念车两款中国首秀车型以及梅赛德斯-AMG A 35 L 4MATIC、全新腾势X等九款上市车型。
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看来,梅赛德斯-奔驰已经拥有了强大的产品阵容以及良好的品牌力,接下来如何做好客户服务,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工作重心。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我们非常专注于客户层面的工作,因为与客户之间的长久关系将决定业务的成败。对我们来说,为客户提供豪华品牌应有的服务品质和服务体验非常重要,这也是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杨铭称。
据了解,为维护客户购车体验,今年5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服务公约》。杨铭认为,如何加强与国内合作伙伴以及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也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越来越激烈的豪华车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不惧竞争
虽然国内整体车市遇冷,但杨铭对市场的判断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市场从长远视角来看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豪华车品牌市场累计销量超过230万辆,同比上涨6.8%。豪华车品牌第一阵营以总计172万余辆的销售数字,占据国内豪华车市场74%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过,在豪华品牌第一阵营齐头并进发展的同时,竞争也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态势。
以新能源市场为例,今年11月8日,奔驰首款纯电动SUV EQC上市,打响了国内豪华车市场竞争的第一枪。据悉,未来梅赛德斯-奔驰将会有超过10款EQ车型陆续登陆市场,其中很多车型将会是“中国制造,专属中国”。同时,包括宝马、奥迪等在内的多个外资品牌均于2020年在华国产电动车。届时,国产豪华电动车市场将展开激烈竞争。
此外,在紧凑级豪华SUV的细分市场上,为阻击宝马X1和奥迪Q3,11月29日,此前在广州车展国内首发亮相的全新梅赛德斯-奔驰GLB SUV上市,售价区间为31.48万-35.48万元,成为了紧凑级豪华SUV级别中唯一提供七座选择的车型。
谈及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杨铭表示:“我们认为梅赛德斯-奔驰有着非常强劲的产品、品牌力,以及合作伙伴和经销商合作伙伴,这些都为梅赛德斯-奔驰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我们没有理由惧怕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竞争中,包含EQC、GLB等在内的SUV车型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主打车型。据了解,2019年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的“SUV之年”。今年,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共推出近10款SUV车型,几乎每个SUV细分市场都迎来奔驰的全新或改款车型。
数据显示,今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向中国客户交付约5.7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2%;前10个月,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共在华交付约59.10万辆新车,同比增长5%,暂列豪华车第一阵营首位。
强化团体作战
在杨铭看来,扎实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梅赛德斯-奔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中国市场具有独特性、复杂性,我们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不可以单打独斗,而是需要非常强劲的合作伙伴。”杨铭称。
据了解,梅赛德斯-奔驰的多款产品都是和国内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其中,梅赛德斯-奔驰与北汽集团合作国产的乘用车型,约占其在华销量的四分之三。此外,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也于2011年与比亚迪联合创办了新能源汽车合资品牌——腾势。
值得一提的是,腾势曾被两大股东寄予厚望,且多次共同注资,以维持腾势的发展。然而,腾势品牌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腾势在国内市场的总体销量还不到1.2万辆。其中,2018年腾势累计销量仅为1974辆,同比下滑58.1%,库存数为2090辆。
但股东双方并没有放弃腾势品牌的发展。在2019广州国际车展上,腾势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全新腾势X正式上市。据了解,新车将于2020年年初开始交付客户。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7月1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负责腾势部分业务的运营,包括销售、市场营销及品牌传播、客户服务、网络发展等,利用奔驰在国内销售渠道的优势,为腾势汽车进一步打开市场。
除了车型的生产,梅赛德斯-奔驰还加强了出行领域的联合布局。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在中国成立高端出行合资公司,双方各持50%股权。2019年12月3日,双方宣布该高端出行服务品牌命名为“耀出行”,并于今年12月在杭州正式启动。据悉,2020年起,“耀出行”也将在中国其它主要城市投入运营。
杨铭认为,梅赛德斯-奔驰的在华发展离不开与以上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品牌阵容与产品攻势,让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捕捉到每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微市场的客户需求,这也正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杨铭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