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股诞生第二只物业股 重庆新大正物业上市首日即迎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03 16:24

    今年第6家物业服务企业上市。

    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今年以来,物业服务企业上市迎来新热潮。

    继今年滨江服务、奥园健康、和泓服务、鑫苑物业、蓝光5家物业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后,今日(12月3日),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968,SZ;下称新大正物业)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继南都物业之后第二只登陆A股的物业服务企业,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继蓝光嘉宝之后第二家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新大正物业开盘股价为32.11元,上市首日即迎来涨停板,报38.53元/股,上涨43.98%,总市值达到27.6亿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九成收入来自西南区域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8年的新大正物业是重庆最早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也是一家独立运行的、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物业的服务物业公司,不依赖于房地产公司及其他公司独立开展业务。

    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2016~2018年)新大正物业的业绩与利润保持连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2亿元、7.68亿元和8.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71亿元和0.88亿元。同时,3年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6609万元、8040万元和1.14亿元,亦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19年1月至9月,新大正物业公司营业收入为7.53亿元,同比增长15.67%;归母净利润为7766.79万元,同比增长26.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44.00万元,同比增长14.4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新大正物业的业务覆盖云、贵、川、陕、鄂、苏、豫、桂、湘等省份,主要为公共、园区、医养、公园、场馆、地铁、航空机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住宅、商场等多种类型的城市项目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其中深耕西南区域的优势更为突出。

    据招股书中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新大正物业累计签约面积为6771.31万平米,累计总签约项目323个。同时,2016年至2018年累计签约总面积分别为5137.68万平米、6009.93万平米、6272.43万平米。

    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新大正物业在管面积5838万平方米。其中,西南区域(渝川黔滇桂)在管面积为5261万平方米,占比达90.1%。

    数据来源:新大正物业招股书  制图:每经编辑 魏文艺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复盘新大正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16年10月,新大正物业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并于2017年2月登陆新三板。2017年6月备案,开启上市之路。但同年8月份,公司决定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原因是其决定要在中小板块IPO。一年之后,即2018年6月,新大正物业报送了首份中小板IPO申报稿。

    值得一提的是,在申报稿中新大正物业2016年营业收入为6.22亿元,归母净利润6111.81万元。然而在2017年4月公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中,新大正物业营业收入为6.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为7026.09万元,两者相差了914.28万元。

    对此,新正大于首份申报稿中列举了4个原因:一是事业部和分公司费用列报错误形成会计差错,二是股份支付确认金额错误形成会计差错,三是现金交易的收入费用跨期形成会计差错,四是收入跨期形成会计差错。

    然而到今年2月新大正报送更新后的申报稿中,在2016年营业收入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公司2016年归母净利润却由6111.81万元再一步缩减至5663.58万元,又减少了448.2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差错更正的理由与首份申报稿大致相同,关于股份支付确认金额错误形成会计差错,其影响归母净利润金额由减896.33万元变为减1344.56万元,其差额刚好等于448.23万元。

    11月26日,新大正物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结果公告显示,本次公开发行约1785万股,采用网上定价发行的方式,发行价格为26.7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78亿元。

    关于募集资金的用途,新大正物业方面表示,资金将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物业业务拓展、市政环卫业务拓展、停车场改造及投资建设、偿还银行贷款等。

    记者注意到,今年物业服务企业上市迎来新热潮,目前已有滨江服务、奥园健康、和泓服务、鑫苑物业、蓝光嘉宝、新大正物业6家物业服务企业成功上市,另有保利物业等8家物业服务企业已提交招股书。至此,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已达17家。

    (镁刻地产原创,喜欢请关注微信号:meikedichan)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评论 | 智能网联是不是车市“寒冬”里的新机会?

    下一篇

    杭州发布“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 年薪最高140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