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让旅游业告别一锤子买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25 22:56

    我们期待可以在不久的未来,有资本能够进入进行整合,当游客点开某款APP时,可以看到过往游客对该导游的评分,游客可以拒绝那些评分低的导游为其提供服务。也可以在群众的点评之下,产生出金牌导游,既服务好游客,又招揽了商家的生意。这样,我们或许会离一个干净的旅游市场更近一步。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 赵李南    每经编辑 陈俊杰    

    11月25日,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的一则《关于“某导游在鼓浪屿威胁游客”的查处情况通报》广泛传播。微博上流传的视频显示,该导游对游客放话:“你在岛上,信不信你走不出去!”

    可以想象,我们在工作之余,一家人或者几个朋友开开心心结伴而行,想去看下大好河山,放松下紧张的工作情绪。然而在旅行途中却遭遇“宰客”、“威胁”甚至“殴打”,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在旅游时遭遇这样的“闹心事”并非就此一例。盘点下近几年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事件,包括2015年“青岛大虾事件”、2016年“丽江游客被打案”、“哈尔滨天价鱼”和2017年底的“雪乡宰客”。而未引发舆论关注的事件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想必不在少数。

    气愤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旅游业这样类似的事件频发?”

    或许这与旅游业的“生意”性质不无关系。旅游业是典型的“一锤子买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萍水相逢。旅游产品或服务交易结束后,游客转而消失在茫茫人海,与这些服务提供者们很难形成长久关系。

    从某些商贩和导游的角度分析,他们抱有一种“反正他离开了这之后,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的侥幸心理,因此这个顾客来我这消费说不得要“痛宰”一番。

    从游客的角度分析,身处外地,人生地不熟,这样的客观环境加大了游客维权时产生的“恐惧感”。而且在遭遇刁难时,大部分游客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出来玩就是图个乐,没必要不开心”的态度,从而做出让步。

    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在处理这些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事件之时,行动极为迅速,处理结果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但问题在于,“宰客”的金额本就不高,因此数倍的处罚或难以产生多少威慑力。当然,这样的惩罚是必须的。但这种惩罚对于旅游市场乱象未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如要彻底剔除这些害群之马,或许还需从源头入手。

    可以对比与旅游业具有同样性质的打车行业。这个行业的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也是典型的“一锤子买卖”,交易一旦完成恐怕再难见面。

    这个行业也存在“宰客”现象。特别是对于外地人,司机通过“不打表”、“绕路”的方式变相宰客。过往行业在遏制“宰客”时,靠的也是严格的法律法规。而自从科技的力量介入后,一分部乘客被分流至了网约车,遏制“宰客”又多了一层技术手段。

    现如今,我们在乘车时计费和付费可由APP自动完成,司机行驶的路线也可被精确的记录,而且乘客还可以对司机的服务进行打分。

    从司机角度分析,由于乘客可以为其提供的服务打分,而这打分又与其收入挂钩,那么自然不会想办法“宰客”,而是想办法把服务做好,让乘客给出好的评价。这样,通过技术手段,逐渐的将一门“一锤子买卖”转换成了“长久买卖”,这个行业提供的服务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旅游业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这个。目前,大多数的导游与旅行社之间并非雇佣关系,而是委托与受托关系。某些导游的收入的主要部分也并非来自于旅行社,而是来自于游客购物场所的“返点”。游客也没有平台对导游的服务进行评价,目前一个导游提供的服务是好的或是不好对其收入完全没有影响。

    我们期待可以在不久的未来,有资本能够进入进行整合,当游客点开某款APP时,可以看到过往游客对该导游的评分,游客可以拒绝那些评分低的导游为其提供服务。也可以在群众的点评之下,产生出金牌导游,既服务好游客,又招揽了商家的生意。这样,我们或许会离一个干净的旅游市场更近一步。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热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经济释放新活力

    下一篇

    每经23点 | 团贷网案嫌疑人移送检方起诉,查封扣押飞机2架;美股涨幅扩大,蒂芙尼涨近6%;上周北京新建住宅成交548套,8楼盘成交单价超10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