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高成长企业是如何炼成的?业内:重积累、重研发、要创新、懂人才激励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21 16:12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初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高科技企业的魅力可能就在于高成长,高成长企业通过前期的积累,一旦实现突破,那么它就能实现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

    每经记者 靳水平 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汤辉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高成长、可持续性是永恒的问题。

    事实上,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累整合,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达到持续发展的过程。那么,高成长企业有哪些共性?如何成为高成长企业?

    “高成长企业,不仅自身要注重研发,懂得人才激励,另外要关注的是创新,公司是否能够持续地创新和迭代”。11月20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暨中国明日之星颁奖典礼上,德勤中国华西区合伙人王拓轩如是表示。

    会后,北京阅微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阅微基因)董事长陈初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高科技企业的魅力就在于高成长,高成长企业通过前期的积累,一旦实现突破,那么就能实现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高成长企业一定要注重研发。

    “高成长企业要注重创新”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发布会

    在王拓轩看来,高成长企业需要关注的点就是创新和人才激励。现在技术革新非常迅速,因此,对于技术迭代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创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拓轩认为,高成长企业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成长性,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最核心的就是要创新。由德勤主办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暨中国明日之星评选致力于发掘高速成长、持续创新的中国企业,见证了中国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今年上榜的企业中,从地域来看,北京的获奖企业数量最多,占比28%;深圳第二,占比14%;成都和广州并列第三;与2018年相比,入选企业的行业分布更加均匀,互联网领域企业最多,占比18%,软件与硬件领域的企业数量位居第二、第三;从二级行业来看,智能硬件占比最高,达14%;其次是智能制造与金融科技,各占比12%,50强企业大多分布在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

    会上,德勤高科技高成长项目全国主管合伙人赵锦东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已经从过去的“跟随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

    “中国政府扶持创新的政策在陆续出台,相信中国企业能够持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在战略、运营、技术、产品及风控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增强应对各种变化的硬实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赵锦东称。

    赵锦东补充道,创新是企业持续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创企业应该在研发和运营管理方面多下功夫,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商业的本质与初心。

    “精准医疗企业创新要重视积累”

    阅微基因董事长陈初光接受记者专访

    自2015年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提出以来,精准医疗迅速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认为,开展精准医疗是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尽快切入有可能弯道超车;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医疗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医疗产业是刚性内需且边际效应巨大,可以有效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科技部召开的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此次获得中国明日之星奖项的阅微基因,其董事长陈初光对高成长也有独到的理解。

    陈初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高科技企业的魅力可能就在于高成长,高成长企业通过前期的积累,一旦实现突破,那么它就能实现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

    “高成长企业要有沉淀的东西,要有很多年的积累,才能实现高速成长,另外,还要有大环境的支持,比如说市场机遇”。陈初光认为。

    陈初光表示,以精准医疗为例,精准医疗将来是医学界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是必然趋势。但现在精准医疗技术仍然还处于初期,精准医疗需要科学的积累,前面有研究,后面才有临床应用的方法。

    事实上,中国的精准医疗起步的确较晚,在基础领域仍较依赖国外技术,但由于拥有巨大的肿瘤疾病样本资源,在应用领域中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而弯道超车的关键,就是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

    陈初光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阅微基因每年拿出营收的10%来搞研发。“作为企业来讲,很多是从研究,从技术端着手去做精准医疗,但是其实最终的结果,是按照临床的医疗结果去评估的。”因此,在研发的时候,也要注重与临床的结合。

    陈初光称,研发的最大投入还是在人才,精准医疗的方向,是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研发以及应用。主旨就是更加快捷简单和省心。“我们将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搞基因检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16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商务部: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5G套餐签约用户已达87万户

    下一篇

    史上最大医药企业并购案落定:百时美施贵宝收购新基获监管许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